孙立平简介

孙立平,男,1955年5月出生。现为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1983年获学士学位。 1983–1999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工作,曾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社会生活口述资料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转到清华大学工作。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和口述社会史。孙立平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现代化。曾出版《社会现代化》、《走向现代之路》、《发展的反省与探索》等著作,并发表论文多篇。其间,提出现代化的时序模式、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等理论。特别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研究的兴趣转向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相继发表《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合作)、《改革前后中国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和民众互动关系的演变》等论文,并提出了“总体性社会”、“总体性资本”、“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等重要概念和理论。发表在《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五期上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和隐患》(合作)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转型社会学。其主持的大型研究计划“二十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口述资料收集与研究”,关注的是作为一种文明的共产主义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运行逻辑。另外主持的“当代中国农村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和“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社区建设研究”则关注于“总体性社会”向“后总体性社会”的转型过程。著有《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反省与探索》、《传统与变迁》、《断裂》、《转型与断裂》、《失衡》等。孙立平近期关于极权主义的评论受到较大关注。

孙立平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D%99%E7%AB%8B%E5%B9%B3
孙立平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5%AD%99%E7%AB%8B%E5%B9%B3
孙立平博客:http://sun-liping.blog.sohu.com/
孙立平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sunliping.html
孙立平专栏:http://sunliping.blog.21ccom.net/
孙立平微博:http://sun-liping.i.sohu.com/
孙立平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zMjQ0NjQ0.html

Categories: 孙立平简介 | Comments Off

秦晖简介

秦晖(1953年12月-),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秦晖198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并获历史学硕士,是文革之后,首批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他是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客座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民史研究会理事,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1992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农民史、经济史。他曾先后获得中国高校教师霍英东奖、陕西省社会科学成果奖、陕西师大青年优秀论文奖,并且5次获得陕西师大科研成果综合奖。著作包括:《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再认识》、《问题与主义》、《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耕耘者言》、《传统十论》、《变革之道》、《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天平集》、《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经济转轨与社会公平》、《思无涯,行有制》、《十年沧桑:中东欧诸国的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实践自由》等。2013年出版《共同底线》及《南非的启事》。

秦晖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7%A6%E6%99%96
秦晖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91188/5133534.htm
秦晖专栏: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qinhui.html
秦晖文集:http://www.chinaelections.org/scholar.asp?scholarID=49
秦晖豆瓣:http://www.douban.com/group/qinhui/
秦晖视频:http://www.soku.com/search_video/q_%E7%A7%A6%E6%99%96
秦晖微博:http://t.163.com/qinhui

Categories: 秦晖简介 | Comments Off

贺卫方简介

贺卫方(1960年-),山东省牟平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法学家,《中外法学》主编。网名守门老鹤。1978年─1982年,西南政法学院学生;1982年─1985年,北京政法学院(后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1985年─1995年,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98年在《南方周末》发表《复转军人进法院》一文,引起轩然大波,并引发大家对中国法官制度的思考。2003年孙志刚事件中与另外几位教授上书,建议启动宪法规定的“特别调查委员会”。北京大学一塌糊涂BBS遭封,贺卫方致信许智宏校长,表示异议。他参与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草案里,各级法院的名称没有前冠人民二字。2005年6月23日公开声明暂停招收硕士生,被认为是对现行招生体制的质疑。2005年12月25日就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叶中剽窃事件发表文章“周叶中教授事件及其他”,严厉声讨学术腐败。2007年2月其讲述章诒和著作的贴子(发表在新浪博客上)被无故删去,贺与三位人士发表抗议声明。2009年3月贺卫方赴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据贺本人表示,预计将会在石河子大学任教两年。2011年1月回归北京大学。著作有:《司法的理念和制度》、《法边余墨》、《具体法治》、《运送正义的方式》、《超越比利牛斯山》、《四手联弹》(与章诒和合著)等。近一两年来,贺卫方对”重庆模式”的持续质疑受到广泛关注。2013年出版新书《逍遥法外》。

贺卫方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8%B4%BA%E5%8D%AB%E6%96%B9
贺卫方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8488.htm
贺卫方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author.php?id=76
贺卫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heweifang
贺卫方微博:http://www.weibo.com/weifanghe
贺卫方专栏:http://news.qq.com/zt2011/Thinker/heweifangbj.htm
贺卫方文集:http://heweifang.blogchina.com/
贺卫方视频: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4455177.html

Categories: 贺卫方简介 | Comments Off

何清涟简介

何清涟(1956年-),女,中国湖南邵阳人,作家、经济学家。文化大革命中在湖南从事铁路建设。1979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1983年毕业后在湖南财经学院工作。1985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经济系,1988年获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在广州暨南大学任教,后在《深圳法制报》社任编辑,业余从事经济学的研究工作,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1999年《三联生活周刊》将她列为25位时代人物之一,称她“代表了中国改革的良心”。迫于国内压力,2001年6月14日从深圳家中只身出走,先经由北京前往新加坡,后取道日本到美国。目前旅居美国。何清涟至海外后,撰写了《雾锁中国》,这是目前唯一一本专门研究政府控制媒体的专著。美国《商业周刊》于1999年6月14日“亚洲之星”专号曾将何清涟评为“亚洲之星”(50 Leaders at The Forefront of Change,THE STARS OF ASIA)。近年来专门从事中国当代经济社会问题研究,尤其是对中国社会转型期资本形成的特点,政治资本形成的特点,政治资本、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等各种社会资本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国家、社会和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国家、社会和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冲突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主要代表作为《人口:中国的悬剑》,《现代化的陷阱》,《经济学与人类关怀》《我们仍然在仰望天空》等著作。其中《现代化的陷阱》在海内外引起轰动,成为学术著作中罕见的畅销书。并于2000年获首届长江读书读者著作奖。

何清涟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E4%BD%95%E6%B8%85%E6%B6%9F
何清涟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85791.htm
何清涟主页:http://page.renren.com/601439613?checked=true
何清涟日志:http://heqinglian.blog.163.com/
何清涟微博:http://t.qq.com/heql_2
何清涟个人主页:http://heqinglian.net/
何清涟VOA博客:http://voachineseblog.com/heqinglian/

Categories: 何清涟简介 | Comments Off

于建嵘简介

于建嵘(1962年-),湖南衡阳人,中国大陆学者。本科就读于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曾到衡阳日报当过记者,后又回校攻读研究生,并以博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同年9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管理学博士后研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其研究大陆社会问题多年,在学术界和底层民众中很有声望,开通新浪微博后,其关注的社会问题也往往会成为社会的关注点。常常给大陆官员演讲,演讲风趣幽默,尤其还说着带有衡阳口音的普通话。著作颇丰,有《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底层立场》、《声音博动中国》、《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漂移的社会-农民工张全收和他的事业》、《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和《中国当代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等书。于建嵘于2011年1月25日在新浪微博建立“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账户,迅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2012年于建嵘更多地关注上访群体。2013年9月15日上午,知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于建嵘从北京出发,奔赴贵州省兴义市则戎乡纳具村任村主任助理,指导乡村建设。他的行动,在网络上引来很多赞扬和祝福。

于建嵘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8E%E5%BB%BA%E5%B5%98
于建嵘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1469.htm
于建嵘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author.php?id=38
于建嵘专栏:http://news.qq.com/zt2011/Thinker/yujianrong.htm
于建嵘微博:http://weibo.com/yujianrong

Categories: 于建嵘简介 | Comments Off

吴思简介

吴思,《炎黄春秋》常务社长、总编辑,男,1957年生于北京。1978~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后分配到《农民日报》,先后任总编室副主任、群工部副主任、机动记者组记者。1993年,出任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桥》杂志社副社长兼中文版主编。1997年至今,供职于《炎黄春秋》杂志,先后任执行主编、副社长、总编辑。著述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2009年担任《炎黄春秋》杂志法人代表。曾获评为《新周刊》2004新锐榜“年度知识分子”。独立中文笔会第三届(2005年度)自由写作奖。著有:《陈永贵沉浮中南海——改造中国的试验》、《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在《潜规则》中提出“潜规则”的概念,指出中国历史中有一种广泛存在却并不在书面上呈现的一套规则,定义了“淘汰清官”,“晏式转型”,“崇祯死弯”等概念,强调了中国历史中官僚群体的重要性。《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在《血酬定律》中提出了“血酬定律”,认为以此可以较清晰地解释中国历代暴力集团的行为方式和生存策略,并在此书中更加深入地讨论了历朝历代崩溃的根本原因,得出“淘汰良民”的假说。《隐蔽的秩序》、《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我想重新解释历史》等作品,在国内引起广泛影响。

吴思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E5%90%B3%E6%80%9D
吴思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80516/10904225.htm
吴思专栏: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wusi.html
吴思文集: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uanjialunshi/wusi/list_0/0.shtml
吴思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70671/

吴思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0ODQ0MzYw.html?tpa=dW5pb25faWQ9MTAzMDkzXzEwMDAwMl8wMV8wMQ

Categories: 吴思简介 | Comments Off

陈丹青简介

陈丹青(1953年-),1953年生于上海。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陈丹青祖籍广东台山,1970年到农村插队,先在赣南,后到苏北,期间开始自习油画。1978年恢复高考时,以同等学历被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录取,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于油画系。同年,陈丹青以油画《西藏组画》一举成名,被认为是冲击文革教条化创作模式的代表作品。1982年,陈丹青移居美国纽约,为职业画家。2000年回到中国,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10月,由于不满招生制度,向清华美院辞职,至2007年研究室六位学生毕业后正式离职。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陈丹青是位通才,作为画家,他的写作风格卓然;他的臧否深刻犀利痛快。他对中西艺术及社会现象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颇有价值的思考。陈丹青做过很多演讲、访谈,他对教育、城市、影像、传媒等文化领域、社会诸多现象有独到见解。并以其率性与机智,给予公众心智与感受力的冲击,是目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批评者,是中国具有良知与鲜明的独立人格、敢于公开表达自己思想与观点,并大声疾呼的公众人物;是被很多人认可的一位现代中国以自由主义精神深刻思考的坚定先行者。陈丹青曾在台北(1995年)、香港(1998年)和北京、武汉、沈阳、广州、南京、上海等地(2000年)举办个人画展。此外,他曾发表有文集《纽约琐记》(2000年)、《陈丹青音乐笔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我与西藏组画》,《跟陈丹青聊天》等。

陈丹青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88%E4%B8%B9%E9%9D%92
陈丹青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6269.htm
陈丹青豆瓣:http://site.douban.com/106811/
陈丹青视频: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5191521.html

Categories: 陈丹青简介 | Comments Off

陈志武简介

陈志武,生于1962年7月。华人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他的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1962年7月生于湖南茶陵,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陈志武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去美国留学,放弃了攻读7年的计算机专业,转而学习经济,并于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曾经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1990-1995年任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助理教授;1995-1997年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助理教授;1997-1999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学金融学副教授,1999年转任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现任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美国Value Engine 公司创办人,美国Zebra对冲基金公司三大股东之一及首席投资经理。主要研究方向:市场监管、资本市场、证券投资管理、公司治理、公司财务与组织战略、股票定价等问题。 陈志武教授是金融经济学、财务学理论、证券定价、新兴资本市场以及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方面的专家。最近几年,陈志武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以及其它新兴资本市场问题。陈教授的著作常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远东经济评论》、The Boston Globe、Barron’s所引用,也常发表于许多香港和大陆的报纸和杂志上。陈志武著作包括《安然:华尔街完美案例》、《媒体、法律与市场》、《财富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非理性亢奋》、《金融的逻辑》、《24堂财富课》、《陈志武说中国经济》、《没有中国模式这回事!》等。

陈志武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88%E5%BF%97%E6%AD%A6
陈志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85690/5122350.htm
陈志武博客:http://chenzhiwu.blog.sohu.com/
陈志武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chenzhiwu.html
陈志武微博:http://www.weibo.com/chenzhiwu
陈志武访谈:http://money.163.com/special/00254DJG/zfchenzhiwu.html

 

Categories: 陈志武简介 | Comments Off

张鸣简介

张鸣,男,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政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主任。长在中国的“北极”北大荒。做过农工,兽医。初学农业机械,后涉历史,1994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199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吃粉笔灰之余,喜欢写点文字,有的被视为学术著作,有《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等数种,还有一些算是历史文化随笔,有《直截了当的独白》、《关于两脚羊的故事》、《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历史的坏脾气》、《历史的底稿》,最新著有《辛亥:摇晃的中国》、《中国心绞痛》等。张鸣在学术界像个未经驯化的“野生动物”,敢想敢说,口无遮拦,是一个令很多人感到头痛的教授,特别是教育部门。张鸣对此视而不见:“既然有话要说,就必须说真话。所谓真话,我的理解,就是不迎合。既不迎合政府,也不迎合百姓。不迎合强势,也不迎合弱势。说你认为对的话,遭强势打压,遭弱势唾骂,无所谓。否则,怕这怕那,就说不了真话。”2012年出版新作《重说中国近代史》。

张鸣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C%A0%E9%B8%A3
张鸣博客:http://zhangmingbk.blog.163.com/
张鸣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81250.htm
张鸣专栏: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zhangming.html
张鸣主页:http://author.21cbh.com/zhangming
张鸣微博:http://weibo.com/zhangming1

Categories: 张鸣简介 | Comments Off

陈子明简介

陈子明,1952年出生于上海。1968至1974年内蒙古牧区插队期间曾任赤脚医生、大队革委会副主任。1974年就读于北京化工学院。1975年因通信批评时政被定性“反革命”。1976年4月5日在天安门广场担任“群众谈判代表”。1979年获得平反,任民刊《北京之春》编委。1980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980年末,中国首次在区县级直接选举人大代表,参与竞选人大代表,当选北京市海淀区第七届人大代表。1985年创办民办中国行政函授大学和北京财贸金融函授学院,任两校联合校务委员会召集人。1986年8月,成立中国政治与行政科学研究所,李正文应邀担任所长,任副所长。1987年2月,成立了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任所长。1988年3月,研究所的经济部接手经济学周报,何家栋任总编辑,担任总经理。2004年5月,与何家栋共同创办了了改造与建设网站。2005年,获得该年度的当代汉语贡献奖。主编《外国著名思想家译丛》、《现代化与政治发展》丛书、《青年理论家文稿》辑刊。主要著作有 《西方文官系统》,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职位分类与人事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年。《现代政治学导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谁是历史的罪人》,1991年。《陈子明反思十年改革》(香港《当代》月刊1992年版),《阴阳界——狱中书简》,明报出版公司,1995年。译著有《波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四五运动:中国二十世纪的转折点–三十年后的回忆与思考》(香港博智出版社,2006年,上下集),新出版有《陈子明文集》(香港,世界华文传媒出版机构,2010年,共12卷)。近十几年来,以王思睿、喻希来、吴紫辰、沈延生、华伟、于鸣超、丁超、何明虹、王子雍、陈大白、高健杰、洪民、董罗民、郭奈仁、余韧、之民等笔名,在各种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

陈子明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E9%99%88%E5%AD%90%E6%98%8E
陈子明专栏: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chenziming.html
陈子明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256786771
陈子明文集: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7975
陈子明搜狐:http://chenziming2013.i.sohu.com/blog/index.htm
陈子明微博:http://weibo.com/u/3256786771

Categories: 陈子明简介 | Comments Off

童之伟简介

童之伟,男,1954年生,法学博士。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宪法与行政法研究基地和博士点带头人,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宪法学研究会会长。童之伟自1978年起先后就读于荆州师范专科学校、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获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自1987年起历任武汉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法商研究》主编,上海交大学术委员会委员、法学院主持工作的常务副院长,上海《法学》月刊总编辑。童之伟教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台湾东吴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先后应邀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大学、密苏里大学、加州大学赫斯廷法学院,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第十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和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米兰大学、北皮蒙特大学做专题演讲。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基础理论,先后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要著作有《国家结构形式论》、《法权与宪政》等,合作著作有《中国当代宪政与人权热点》,主编有《宪法学》。童之伟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提出和系统阐发了法权中心主义学说并将其运用于解释法现象、推进中国的人权保障和法治国建设事业。特别是童之伟的《重庆打黑型社会管理方式研究报告》引起广泛关注。

童之伟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B%A5%E4%B9%8B%E4%BC%9F
童之伟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280005.htm
童之伟专栏: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tongziwei.html
童之伟文集: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49243
童之伟博客:http://libertyzw.fyfz.cn/
童之伟微博:http://www.weibo.com/u/1837869620

Categories: 童之伟简介 | Comments Off

邓晓芒简介

邓晓芒,男,1948年4月7日生,湖南长沙市人,1982年武大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在武汉大学任教,2009年12月起,因家庭原因离开武汉大学,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德国哲学》主编。专攻德国哲学,亦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邓晓芒先生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直接从德文翻译、研究和解读康德哲学,使国内的康德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立足于西方自古以来的“逻各斯精神”和“努斯精神”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解读,使国内的黑格尔研究焕发了生机,并对整个西方哲学和文化精神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创立“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积极展开学术批评和文化批判,介入当代中国思想进程和精神建构,在学术界和思想界有很大的影响力。2009年11月3日,邓晓芒教授正式加盟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组建了校一级的“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代表性著作 《思辨的张力》、《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合著,)、《黄与蓝的交响》(合著)、《冥河的摆渡者》、《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灵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学的生存意境》、《新批判主义》等。译有康德《实用人类学》、《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胡塞尔《经验与判断》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邓晓芒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9%82%93%E6%99%93%E8%8A%92
邓晓芒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1314.htm
邓晓芒专栏: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dengxiaoman.html
邓晓芒文集:http://www.21ccom.net/xzzl/sxpl/author_201004308751.html
邓晓芒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dengxiaomang/

Categories: 邓晓芒简介 | Comments Off

王建勋简介

王建勋,男,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1972年生于河南南乐;兰州大学法学学士,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学博士,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奥斯特罗姆。研究旨趣包括宪政理论、英美宪政史、联邦主义、公共选择、社区治理、农村问题等。研习法律和政治学多年,在学术杂志和报刊上发表论文和短评若干,《南方都市报》专栏作者;在《中外法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译著有《美国联邦主义》,编著《西方正典:自治二十讲》。论文有“The Road to Democracy in China: A Tocquevillian Analysis,” in Tocquevillian Analytics, ed. Aurelian Craiutu and Sheldon Gellar.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联邦主义与美国宪政”,载《从古典思想到现代政制—-西方法政思想演讲录》(高全喜主编),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政治理论、英美宪政史、联邦主义等。

王建勋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45915/8137543.htm
王建勋专栏:http://nandu.oeeee.com/itag/%E7%8E%8B%E5%BB%BA%E5%8B%8B
王建勋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wangjianxun.html
王建勋空间:http://wangjianxun.qzone.qq.com/

Categories: 王建勋简介 | Comments Off

张千帆简介

张千帆 1964年1月生于上海。1984年7月南京大学固体物理学士,1984年-1989年 美国Carnegie-Mellon Universit,物理学博士,1990年-1992年 美国 UniversityofCalifornia,博士后,1992年-1995年,美国University of Maryland,法学,1995年-1999年,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atAustin, 政府学博士,1999年-2002年,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2002年至今,南京大学经济行政法专业博导,2003年至今,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2003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宪细直纹短袖我政与法治研究中心客座教授,2002年至今,中国法学会宪细直纹短袖我法学会理事。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政府管理学院双聘教授,教育部宪法与行政法重点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主要学术方向包括:比较宪法与行政法;司法制度;中西方政治、道德与法律思想。张千帆先生是国内最著名的宪细直纹短袖我法学者之一,是“我国少有的几位能应用西方法学理论研究中国公法问题的学者,他的博学、智慧和敬业精神将中国的宪细直纹短袖我法研究和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梯”。 他的思考主题可以概括为:关注中国宪细直纹短袖我法的现实,探索中国的宪细直纹短袖我政之路。主要论著:《西方宪细直纹短袖我政体系》《自由的魂魄所在——美国宪细直纹短袖我法与政府体制》,《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控》,《宪细直纹短袖我法决策的过程:案例与材料》,《美国宪法与政府体制》,《宪细直纹短袖我法学导论》,《依宪论道》、《从宪细直纹短袖我法到宪细直纹短袖我政》,《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第二版),《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宪法决策的过程》主译等。

张千帆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66786/9830904.htm
张千帆博客:http://blog.caijing.com.cn/zhangqianfan
张千帆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author.php?id=80
张千帆专栏:http://news.qq.com/zt2011/Thinker/zhangqf.htm
张千帆微博:http://weibo.com/qfzpkun
张千帆视频:http://my.tv.sohu.com/u/vw/50135436
或:http://gongkaike.pingxiaow.com/movie/1281.html#12979-tsina-1-23623-3f23cd6a5662b57e68c27a4a0acd65a6

Categories: 张千帆简介 | Comments Off

胡舒立简介

胡舒立1953年出生于北京,现任财新传媒总编辑、《新世纪》周刊总编辑、《中国改革》杂志执行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舒立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94年,她获得了斯坦福大学新闻学院奈特奖学金,攻读发展经济学。胡舒立女士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新闻学士学位,并在美国福坦莫大学与北京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合作的项目中获得EMBA学位。胡舒立女士于1998年创办《财经》杂志,并担任主编11年。她曾于2001年担任香港凤凰卫视财经新闻节目总监。1992年至1998年曾在《中华工商时报》任国际新闻部主任和首席记者。1982年至1992年在《工人日报》担任国际新闻编辑和记者。2003年,她被《世界新闻评论》授予“年度国际编辑”的称号。2001年,她被美国《商业周刊》选为当年的五十名“亚洲之星”之一。2006年,英国《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分别将她列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专栏作家”和“亚洲最值得关注的十位女性”之一。她还获得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颁发的2007年度刘易斯•李仰士新闻责任与正义奖。2009年11月,胡女士被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评为世界年度100名思想者之一。2011年,她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全球最具影响力百人榜。同年10月,她带领的财新传媒团队作为“独立媒体的先锋”,获得斯坦福大学颁发的2011年度肖伦斯特新闻奖。2012年,胡舒立女士荣获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密苏里新闻事业杰出贡献荣誉奖章”。2013年,她入选“福布斯亚洲商界权势女性榜”。胡舒立女士同时担任国际妇女传媒基金会(IWMF)董事会委员、国际新闻记者中心(ICFJ)顾问委员会委员及路透采编顾问委员会委员。

胡舒立维基:http://zh.m.wikipedia.org/wiki/%E8%83%A1%E8%88%92%E7%AB%8B
胡舒立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32802.htm
胡舒立博客:http://hushuli.blog.caixin.com/
胡舒立微博:http://www.weibo.com/hushuli

Categories: 胡舒立简介 | Comments Off

赵士林简介

赵士林,生于1954年,吉林人,1982年吉林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8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美学专业),1985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学者李泽厚教授,198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美学专业)。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大学特邀研究员,美国(波士顿)美中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北京大学高管研修班、北京大学国学百家讲堂特聘教授。兼任中华全国美学会理事。主要著作包括:《当代中国美学》、《李泽厚美学》、《心学与美学》、《心灵学问》、《荀子》、《交叉的视野》、《中国的智慧》、《国学六法》、《不识时务》等;学术译著有《中国的思想》;主编学术文献:《中国学术年鉴》、《美学百科全书》、《西方美学史》(四卷)、《李泽厚思想评析集》、《基督教在中国》、《黑春秋》、《亚洲报告》、等,学术论文有《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孔子研究》、《读书》、《战略与管理》等刊物刊载近百篇;常在《新京报》、《中国青年》、燕南网、《南风窗》、《粤海风》等发表时评。

赵士林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530339/10969547.htm
赵士林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zhaoshilin.html
赵士林博客:http://zhaoshilin1954.i.sohu.com/blog/index.htm
赵士林微博:http://www.weibo.com/u/1802485367

Categories: 赵士林简介 | Comments Off

张显扬简介

张显扬(1936年10月1日-2013年9月18日),生于中国江苏太仓市,当代著名思想家、理论家、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专治欧洲哲学史、历史哲学和当代中国政治。张显扬1956年高中毕业后,张显扬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专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961年毕业留校,读研究生,专攻欧洲哲学史。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担任哲学系欧洲哲学史教研室助教。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张显扬被卷入运动,历经坎坷。1969年受命到江西省余江县筹建中国人民大学“五七干校”。1971年返回北京,调北京市卫生局。1973年调入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任助教,已对文化大革命有所觉悟。“文革”结束后,中国历史步履艰难地进入新时期。1977年5月11日,张显扬和王贵秀教授联名在《人民日报》发表《无产阶级专政,还是法西斯专政?》,次日新华社发通稿,全国各大报纸头版转载。此篇文章高屋建瓴,观点鲜明,逻辑严密,为中共十一大前夕需要研究解决的六大理论问题之一的“全面专政”问题,提供了答案。他尖锐批判“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他还在《人民日报》发表了较有影响的文章《论林彪“四人帮”路线的性质》。张显扬也从此开始了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的风雨生涯。1987年8月,张显扬因“资产阶级自由化”之名,被中共开除党籍。他坦然面对,绝不消沉。他主持编著并出版了《胡耀邦年谱长编》上、中、下三卷、《赵紫阳中南海十年纪事》上、下两卷。他还参与策划了《历史的潮流》和《防“左”备忘录》两本著作。他发表的充满真知灼见的专著和理论文章还包括:《趋势与选择:历史决定论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与出路》、《“两种改革开放观”及其他》、《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权贵资本主义”,还是“权贵社会主义”》等。2013年9月18日,张显扬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A0%E6%98%BE%E6%89%AC_(%E5%93%B2%E5%AD%A6%E5%AE%B6)

张显扬文集: http://zhengyjz.ucoz.com/blog

 

Categories: 张显扬简介 | Comments Off

傅国涌简介

傅国涌(1967年1月-),生于浙江乐清,毕业于温州教育学院,曾任乡村中学教师,现居杭州,为自由撰稿人。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企业传统,善于以客观全面的视角解读历史。1999年至今在《书屋》、《随笔》、《东方》、《老照片》、《炎黄春秋》、《南方周末》、《文汇读书周报》等数十家报刊杂志发表大量文章,并出版多部著作。文字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和中国知识分子等。著作包括:《金庸传》、《百年寻梦》、《叶公超传》、《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发现廿八都》、《脊梁:中国三代自由知识分子评传》(与樊百华等合著)、《田园诗与狂想曲》、《民国年间 那人这事》、《历史深处的误会》、《笔底波澜》、《主角与配角——近代中国大转型的台前幕后》等。

傅国涌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2%85%E5%9B%BD%E6%B6%8C
傅国涌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67784.htm
傅国涌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fuguoyong.html
傅国涌博客:http://fuguoyong.blog.sohu.com/
傅国涌微博:http://www.weibo.com/fuguoyong

Categories: 傅国涌简介 | Comments Off

阎连科简介

阎连科,生于1958年,河南嵩县人,被文学界普遍认为是莫言之后最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之一,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又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8年应征入伍,历任济南军区战士、排长、干事、秘书、创作员,第二炮兵电视艺术中心编剧,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其作品曾获军内外奖20余次,包括两次鲁迅文学奖,一次老舍文学奖。2013年阎连科获布克国际奖提名,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创作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炸裂志》《情感狱》,《最后一名女知青》,《生死晶黄》,《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丁庄梦》,《风雅颂》、《四书》等;中篇小说:《为人民服务》;小说集:《和平寓言》,《乡里故事》,《黄金洞》,《年月日》,《阎连科小说选》,《横活》,《朝着天堂走》,《欢乐家园》等18种和《阎连科文集》12卷;散文、随笔、文学言论集:《回望乡土》,《桎梏》,《阎连科散文》,《阎连科亲情散文》,《阎连科演讲集》,《阎连科读书笔记》,《阎连科文学对话录》,《我与父辈》等。2013年获得第十二届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该奖有马来西亚最高华人文学奖的美誉。

阎连科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4700.htm
阎连科读书:http://book.sina.com.cn/people/yanlianke/
阎连科微博:http://www.weibo.com/u/2056049087

阎连科访谈:http://v.ifeng.com/documentary/figure/201309/03becc61-3695-4279-aacd-6c55c9440ba3.shtml
阎连科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zODA3NjQ0.html

Categories: 阎连科简介 | Comments Off

贝岭简介

贝岭,作家、文学编辑和出版人。纽约公共图书馆作家学者中心2002至年度驻馆作家,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国际笔会分会,2001年成立)创办人,加州大学Irvine分校国际写作与翻译中心理事会(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Writingand Translation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理事,《倾向》文学人文杂志(1993─2000年)主要创办人暨编辑。第十一届「台北国际书展」(2003)特约策展人,倾向出版社创办人。曾获美国西部笔会中心写作自由奖(2000),赫曼/汉默特作家奖(Hellman/HammettAward)(1995,2001),德国国家交换学人奖(German Academic Exchange Service Fellowship,简称DAAD)(1997)。德国柏林文化基金会(KunstlerhausSchlossWiepersdorf)驻地作家(1998),美国布朗大学驻校作家(1990-1993)等。贝岭原名黄贝岭,诗人,1959年生于上海,6岁迁回北京,曾下乡务农及在工厂做工,1978至1982年在大学就读期间参加北京西单民主牆运动及地下文学活动。大学毕业后曾作过教师、图书馆管理员、夜间病人看护、记者、中国社科院于光远办公室编辑、深圳大学管理系讲师。1988年底赴美国文学访问。现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1993年,他与其他作家及诗人创办《倾向》杂志,每年出版四期,主要刊登大陆青年作家及诗人的作品,他担任主编。贝岭文学回忆录《逐︰中国》(Ausgewiesen. über China.” Bei Ling)由德国的苏坎尔普出版社(Suhrkamp, Berlin)于2012年出版。贝目前流亡海外,曾定居波士顿,现长居台北及不时在德国逗留。2003年在台北创办倾向出版社,2013年10月底当选独立中文笔会会长。作品包括《主题与变奏》, 贝岭, 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4,《政治, 再见》, Havel, Vaclav 哈维尔, 贝岭, 林宗宪, 左岸文化: 倾向出版社出版, 2003, 《半先知与卖文人: 哈维尔评论集》, 贝岭, 郑纯宜, 倾向出版社, 2004, 《在土星的光环下 : 苏珊·桑塔格纪念文选》, 贝岭, 倾向, 2007, 《Wandering in March》,《The Deceived》等。

贝岭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4%9D%E5%B2%AD_(%E4%BD%9C%E5%AE%B6)

贝岭诗选:http://www.shigeku.org/shiku/xs/beiling.htm
贝岭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zMTY2MzQ4.html

Categories: 贝岭简介 | Comments Off

马勇简介

马勇教授,男,1956年1月生于安徽濉溪县。1973年入伍当兵,1978年考入淮北煤炭技术学校,1979年考入安徽大学历史系,1983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8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研究中心、安徽大学胡适研究中心等研究员,河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中国近代史是马勇教授的职业,在这方面著述甚多,主要有《1894-1915:梦想与困惑》、《超越革命与改良》、《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8年中国故事》、《1900年尴尬记忆》等。在《梦想与困惑》中,马勇教授主要探讨1894年至1915年的思想历史,观察中国人是怎样在甲午战败的刺激下一步一步走上维新之路,走上政治变革,进而走向革命,走向共和,走向帝制。在《超越革命与改良》中,作者的关怀主要在于能否在革命与改良之外找到中国近代历史评估的第三种价值坐标,走出二元对立的僵化模式。在《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8年中国故事》、《1900年尴尬记忆》中,作者重新建构了近代中国两个重大事件的叙事模式,这对于此后的历史表达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了人们对1898年中国政治变革和1900年政治风波的重新认识。马勇教授对中国近代史许多重大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研究,领域广泛,思考深刻。关于甲午战争,马勇教授有《甲午战败与中国精英阶层的激进与困厄》、《甲午战败与中国精英阶层的分化》、《宗藩体制解体与东北亚乱局》。

马勇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750748/6609688.htm?fromId=750748&from=rdtself
马勇博客:http://blog.sina.com.cn/mayong1956
对话马勇: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special/mayong/
马勇微博:http://weibo.com/u/1352130183

Categories: 马勇简介 | Comments Off

葛剑雄简介

葛剑雄(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15日出生于浙江湖州。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葛剑雄1978年10月—1981年11月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3年在职获博士学位,1981年12月留校工作,1985年任副教授,1991年任教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2007年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2007年兼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3月至今任图书馆馆长。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历史地理专业)、校务委员、学术规范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图工委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2007年3月,葛剑雄教授离开担任了3任11年的史地所所长职位,出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仍兼在史地所任教指导博士生。曾参加中国“人文学者南极行”活动,多次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国际著名高等学府进行学术交流。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简明中国移民史》合著)、《中国移民史》、《往事与近事》、《泱泱汉风》、《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悠悠长水:谭其骧后传》、《葛剑雄自选集》、《行路集》、《碎石集》、《千秋兴亡》(主编)、《长城的价值》等及论文百余篇。

葛剑雄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3493.htm
葛剑雄博客:http://blog.sina.com.cn/gejianxiong
葛剑雄文集: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uanjialunshi/gejianxiong/list_0/0.shtml
葛剑雄微博:http://www.weibo.com/gejianxiong

Categories: 葛剑雄简介 | Comments Off

余华简介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祖籍山东高唐。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当医生的父亲华自治、母亲余佩文(父母的姓,是余华名字的来源)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先后进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余华曾两度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在鲁院期间,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女诗人陈虹。因陈虹在北京工作,余华后来迁居北京十余年。现居浙江杭州。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格非、孙甘露等的创作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韩文、日文等在国外出版。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2年获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2004年获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长篇小说《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同名电影。著有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短篇小说集《世事如烟》、《黄昏里的男孩》、中篇小说集《现实一种》《我胆小如鼠》《战栗》和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在细雨中呼喊》等。他也写了不少散文与文学音乐评论。新著有《第七天》。

余华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837/5614633.htm
余华作品:http://book.kanunu.org/files/writer/7190.html
余华文集:http://www.tianyabook.com/yuhua/index.htm

Categories: 余华简介 | Comments Off

长平简介

长平,本名张平,中国媒体工作者、时事及文化评论专栏作家。长平曾担任过《南方周末》新闻部主任、《外滩画报》副总编辑、《南都周刊》副总编辑及执行总编辑。2001年任《南方周末》新闻部主任时,因“张君案”报道被撤职。此后于2003年至2004年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访问学者。回国后赴上海创办《外滩画报》。2007年重返广州,出任《南方都市报》下属的《南都周刊》副总编辑,后任执行总编辑兼总主笔。2008年4月西藏三一四事件发生后,他因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西藏:真相与民族主义情绪》一文,招致网民及《北京晚报》等媒体的攻击,被撤去副总编辑一职。后调任至南都传播研究院任研究员。2010年8月起,南方报业集团在压力下禁止《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等下属媒体刊登他的评论文章。2011年1月底,被南方报业集团解聘。有人在互联网上发起了联名支持及捐款活动,随后相关消息在新浪微博等被全面屏蔽。 长平文章多发表于《南方都市报》、《南都周刊》、《南方人物周刊》、《新京报》、《南方周末》、《新闻晨报》、《东方早报》、《潇湘晨报》、《国家历史》、《凤凰周刊》等。现为德国之声《北京观察》栏目特约作者。长平的文章深刻而锋利,对社会现象有着独到的见解,因而常常遭到封杀,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人士。

长平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5%BF%E5%B9%B3_(%E4%BD%9C%E5%AE%B6)
长平百科:http://baike.soso.com/v559163.htm
长平专栏: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30GE/chanping001.html
长平文集:http://www.ftchinese.com/column/007000019#utm_campaign=2G130008&utm_source=marketing&utm_medium=campaign

Categories: 长平简介 | Comments Off

宋永毅简介

宋永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文学硕士,印地安纳大学图书馆与信息学硕士。出版有《文学中的爱情问题》(上海,1985),《老舍早期创作与中国社会》(湖南,1986),《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台北,1993)。发表有英文,俄文论文数十篇,曾任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和东亚图书馆中国文献学者。现任美国狄金森学院图书馆系技术部主任。宋永毅等学者在着手完成了《中国文化大革命数据库(1966—1976)》。近日,宋永毅主编的《中国反右运动数据库(1957-)》公开问世,由香港中文大学正式出版发行。该数据库也是迄今为止反右研究最大规模的资料库。宋永毅他们接下来将编纂《中国大跃进—大饥荒数据库(1958—1964)》和《中国五十年代初中期运动数据库(1949—1955)》。宋永毅希望以这四个数据库涵盖中国从1949年到1980年风起云涌的时期,形成一个当代中国政治运动史的大型数据库。宋永毅近年来不断有新作品问世。

宋永毅文集: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049109.html
宋永毅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11888.htm

Categories: 宋永毅简介 | Comments Off

资中筠简介

资中筠,(1930年-),资深学者、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美国研究》杂志主编。资中筠精通英语及法语,是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因德高望重被尊称为“资先生”“资中筠先生”。资中筠,祖籍湖南耒阳,1930年6月出生于上海,1947年从耀华学校高中毕业,考入燕京大学,就读一年后转入国立清华大学,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50年代至1960年代于“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从事民间外交活动。1970年代末,在资中筠主动要求下转入学术工作,首先在外交部下属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室从事美国研究。1985年起,资中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先后出任副所长、所长。1992年任《美国研究》主编。1993年发起了“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且任第一、第二届会长。1996年,资中筠退休,此后继续从事学术活动,同时写一些杂文及随笔,诸多文章均是在退休之后完成的。2000年-2005年担任南京大学-约翰·霍普金斯中美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中方主任及客座教授。2004年被中国翻译协会评为“资深翻译家”。2011年10月8日发布了新书《资中筠自选集》。2009年,资中筠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著有《斗室中的天下》,《锦瑟无端》,《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学海岸边》《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1950》《资中筠集》《资中筠自选集》等著作。2013年最新出版《老生常谈》,《美国十讲》。

资中筠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5%84%E4%B8%AD%E7%AD%A0
资中筠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85776.htm
资中筠专栏: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zizhongyun.html

Categories: 资中筠简介 | Comments Off

吴伟简介

吴伟,1952年生,吉林长春人。中国现代史独立学者。早年下乡插过队,当过工人,也当过兵。1977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到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工作。1983年7月考取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在读期间开始从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1986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10月,调入鲍彤主持的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参加了80年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的研讨和设计工作,是起草《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执笔人之一。1987年1月至1989年5月兼任鲍彤秘书。1987年11月加入正式设立的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任处长、研究员,参与了中共十三大后由赵紫阳主持的政治体制改革实施的全过程,并参加了中共十三届二中、三中全会报告及其他重要文件的起草。自1989年5月底开始被审查,先是在秦城,后回到本单位继续接受“清查”。1991年初被分配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任《百科知识》杂志编辑部副主任。1993年初下海经商。从2010年开始,重返学界,以独立学者的身份从事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和写作。近期曾发表《跛脚的改革》、《中共十三大前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共十三大前“反自由化”背后的博弈》、《关于中国80年代政治改革的历史经验》等文。2013年2月于香港出版《中国80年代政治改革的台前幕后》一书,作者根据当年的工作笔记和亲身经历对上个世纪80年代那场政治改革作了权威性回顾,对于研究中共十三大前后到“陆肆”事件期间赵紫阳主持政治改革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以及1989年学潮期间中共高层的内部斗争,有重要史料价值和参考意义。

吴伟百科:http://t.cn/zRVVEPz
吴伟博客:http://blog.sina.com.cn/bjww01
吴伟文集:http://wuwei.blog.21ccom.net
吴伟微博:http://weibo.com/ww01bj

Categories: 吴伟简介 | Comments Off

柴静简介

柴静(1976年1月1日-),汉族,出生于山西临汾,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记者、主持人。柴静19岁时柴静就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22岁时,她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节目。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现为中央电视台一套专题节目《看见》主持人。2012年12月出版讲述十年央视历程的自传性作品《看见》,该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首印高达50万册。柴静曾经出现在非典的第一线,矿难的真相调查,揭露一个个欲盖弥彰的谎言;曾经故意在节目中反复询问王锡锌关于公款消费的数字;曾经一人独面黑社会的威胁。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气质优雅,而又锋芒毕露。“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柴静因其飘逸而明慧的气质,敏锐的让人惊诧,坚定的让人心疼。这年头的新闻媒体及媒体人,有多少不是讴歌太平,欺上媚下,娱乐八卦,能有几个是真正的百姓媒体,关注百姓生活的,但柴静则是其中的特例。柴静作品包括:《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夜色温柔的故事》. 海南出版社。《看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柴静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F%B4%E9%9D%99
柴静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8494.htm
柴静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jguancha
柴静论坛:http://www.chaijing.com/forum.php
柴静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39383/

Categories: 柴静简介 | Comments Off

郑义简介

郑义(1947年3月10日-),重庆人,中国当代作家、海外异议人士。原名郑光召。生于重庆,原籍四川双流。幼年在北京上学。曾参加红卫兵运动和大串连,1968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去山西太谷县插队,后流浪于东北、内蒙的森林草原。1974年到煤矿当木工,1977年考入晋中师专中文系。1979年以红卫兵运动中武斗为北京写出处女作《枫》,揭示了一代人的痛苦和挣扎。1981年毕业分配到晋中地区文联,任文学期刊编辑。以后,写有中篇小说《远村》和《老井》等,其中《远村》写的是太行旱区人打井寻源为主线表现了黄河人民的艰辛。1984年底到山西省作协筹办大型文学刊物《黄河》,时为山西作协专业作家。他的作品持有浑厚沉郁的风格和宏阔的历史感,在反映当前农村的变革生活和民族性格方面,有新的开掘和大胆的探索。八九事件后在大江南北四处逃亡,1992年至香港,翌年前往美国。曾任独立中文笔会会长。著作包括:《老井》(中篇小说集)1986,中原农民出版社,《远村》(中篇小说集)1986,人文,《红色纪念碑》,《神树》,《中国之崩溃》,《中共建国以来十大战争真相》,《中国百年望族》,《反攻大陆机密档案》,《火柴盒上的中国现代史》等。

郑义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9%84%AD%E7%BE%A9_(%E4%BD%9C%E5%AE%B6)

郑义文集:http://vdisk.weibo.com/s/aV7fo7mYQdD5m/1381886892

Categories: 郑义简介 | Comments Off

林毓生简介

林毓生(1934年-),生于沈阳。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和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1970年获博士学位,是殷海光、哈耶克、希尔斯(Edward Shils)等人的学生。曾任威斯康辛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林毓生原籍山东黄县,7岁时移居北平,14岁随家人迁入台湾。1958年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师从中国近代自由主义大师殷海光。1960年赴美深造,师从世界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197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哲学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并任维吉尼亚大学访问助理教授。1970年开始执教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学系,主讲中国思想史,于2004年退休,改任该系荣誉教授。1994年当选为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林毓生教授的著作主要有: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Era(1986)(该书中译本《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苏国勋、崔之元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初版、1988年增订再版)、《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合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热烈与冷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从公民社会谈起》等。

林毓生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E%97%E6%AF%93%E7%94%9F
林毓生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005767.htm
林毓生文集:http://www.scuphilosophy.org/ScholarsLibrary_list.asp?userid=630
林毓生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51203/

Categories: 林毓生简介 | Comments Off

杨继绳简介

杨继绳(1940年11月-)湖北省浠水县人,新华社退休高级记者、教授、《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现居北京。1960年,杨继绳考入清华大学动力系拖拉机专业,学制6年。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毕业时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爆发,1968年1月加入新华社天津分社任记者。任记者时发表多篇社会探讨性文章,如1972年的《天津驻军大量占用民房严重影响军民关系》、《天津劳动生产力调查》,80年代撰写学术性文章。在新华社工作期间,杨继绳先后担任新华社天津分社记者,高级记者,《经济参考报》编委兼理论部主任,新闻出版中心主任,新闻调查部主任,香港《中国市场》杂志总编。杨继绳1984年被评为全国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1年从新华社退休,先后担任《中国改革》,《中国企业家》,《方法》等多家杂志的编委,继续评论写作。2003年初起任《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他于2004年末出版《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一书。2010年3月,杨继绳新作《三十年河东:权力市场经济的困境》一书在国内隆重出版。该书也是作者继《墓碑》后最新出版作品,也是杨继绳先生国内首部唯一政经评论集。该书甫一出版,各大媒体报刊纷纷报道采访转载,引起强烈反响。2013年,《墓碑》一书获得曼哈顿研究所(Manhattan Institute)的海耶克图书奖(The Hayek Prize)。

杨继绳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6%A5%8A%E7%B9%BC%E7%B9%A9
杨继绳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785287.htm
杨继绳专栏:http://www.yhcqw.com/html/hxzz/2008/314/08314182434K3I1BK5H3F3A3IB96F8F.html
杨继绳文集: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8083

Categories: 杨继绳简介 | Comments Off

王绍光简介

王绍光,1954年生于武汉,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90年获康乃尔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90-2000年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系。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讲座教授、主任,中国研究服务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讲座教授,英文学术刊物《The China Review》主编。研究领域:比较政治,政治经济学,中国政治,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中央-地方关系,民主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有:《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挑战市场神话》、《分权的底限》、《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左脑的思考》、《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国家制度建设:第二次转型》、《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合著)、《中国地区差距报告》、《民主四讲》、Failure of Charisma: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Wuhan 等。至今出版中英文著作二十余部,发表论文几十余篇,2012年5月27日在清华大学演讲“民主:独轮车还是四轮驱动”。

王绍光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7%8E%8B%E7%BB%8D%E5%85%89
王绍光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97934.htm
王绍光专栏: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wangshaoguang.html
王绍光文集: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7951

Categories: 王绍光简介 | Comments Off

吴祚来简介

吴祚来,汉族,1963年生,著名学者,安徽怀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毕业,获文艺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副主任、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社社长. 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战略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会员,香港天大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华文化促进会特约研究员,节庆中华协作体全国节庆奖评委。吴祚来以独立学者身份在博客网、博客日报、搜狐博客上开设专栏,发表时评与文化研究类文章,既有通过社论的方式表达对民主的思考与追求,如新京报五四社论,又有对各种破坏生态与文化遗址的严厉批评,如对河南水泥龙的批评、对圆明园重建的批评还有对出师表删除的建议,等等,都体现了一位公民对社会的责任与正义感。几乎在年度每一重大社会问题上,都通过网络发表了自己独立的见解,在博客网点击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 主要著作包括主编《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主编《中国青少年年鉴1994》,主编《中国青少年年鉴1996》,《文化是一条河流》(东方出版社2008),《中国古典艺术观照》,《通往公民社会的梯子》,2010年12月出版,华龄出版社,文集。另写有《写给自己孩子的新寓言》二本,即中国卷与外国卷。最新出版《老子学堂》、《庄子学堂》与《孟子学堂》。

 

吴祚来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01083.htm
吴祚来博客:http://blog.ifeng.com/725008.html
吴祚来搜狐:http://wubloger.i.sohu.com/blog/index.htm
吴祚来新浪:http://blog.sina.com.cn/wuzuolai2008


Categories: 吴祚来简介 | Comments Off

张伦简介

张伦,社会学者。目前担任法国赛尔奇·蓬多瓦兹大学副教授,“文明与文化认同比较研究所”研究员,同时是多家重要的国际和港台华文媒体评论员和撰稿人。张伦生于中国东北沈阳,少小随父母下放农村多年,后回城,念过中专,上过大学,读过研究生,先习经济,后攻社会学。八十年代中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学院政治系任教,参与当时的文化讨论;虽不是中共党员,却受邀参与经改和政改研究,为“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民主党派”、“资産经营承包制”等课题组成员;同时是民主派民间力量机构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重要 成员。因与团中央合作进行调研,也因此与当时的团系统的许多人士熟识并受邀参加团系统举办的一些研讨活动。喜爱艺术,曾参与当时轰动前卫艺术界由瞿小松作曲的现代舞剧“大地震”的创作并从事文学诗歌创作。一九八九年后去法国,跟随世界著名社会学大师阿兰•图海纳(Alain Touraine) 历时九载完成博士学位,期间因个人兴趣,涉猎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领域的学术研究,并因此与法国当代诸多已故或仍在世的著名学人多有交往,也经常受邀在法国重要的主流媒体评论当代中国事务。因个人的关注也因教学需要现从事中国的现代性、转型,知识分子、东亚地缘政治、东亚模式,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及全球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有《 La vie intellectuelle en Chine d’après Mao 》(后毛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 La Chine en transition 》 (“转型中的中国 ”’与人合作’)等多种法文专著、文章,著有中文文章著作多种,最新一本文集《巨变时代——中国、两岸与世界长短集》”2012年11月在香港出版。

张伦文集:http://zhengyjz.world.edu/

Categories: 张伦简介 | Comments Off

杜维明简介

杜维明(1940年-)祖籍广东南海,出生于云南昆明,孟子研究院名誉院长,学者,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1957年进入台湾东海大学,师事徐复观,亦受牟宗三思想影响。1961年大学毕业,次年获“哈佛-燕京奖学金”赴美国哈佛大学就读,196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1981年起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并曾担任过该校宗教研究会主席、东亚语言和文明系主任。1988年成为美国人文、艺术及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后求学于台湾东海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自1981年,一直在哈佛大学东亚系担任历史及哲学教授,其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还曾担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长期以来,致力于儒学第三期发展、诠释中国文化、反思现代精神、倡导文明对话,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杜维明的著作主要有:《今日儒家伦理》、《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文化中国的认知与关怀》、《人性与自我修养》、《儒家思想:创造转化的人格》、《儒家的人论》、《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新加坡的挑战》等。

杜维明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9C%E7%B6%AD%E6%98%8E
杜维明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86467.htm

 

Categories: 杜维明简介 | Comments Off

金观涛简介

金观涛(1947年-),浙江义乌人。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研究一年。曾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讲座教授、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台湾政治大学讲座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主编《走向未来》杂志及丛书,及《二十一世纪》杂志,并曾任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电视纪录片《河殇》的顾问。与妻子刘青峰曾合作出版《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初版,1992年中文大学出版社增订版,2011年1月法律出版社重印增订版)、《开放中的变迁》(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年初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1月重印)等书。《系统的哲学》,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控制论与科学方法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2009年初版于台湾)。2008年,金观涛夫妇先后从香港中文大学退休,旋即被台湾政治大学聘请为讲座教授。2009年,金观涛夫妇正式定居台湾,重新开始进行社会转型的研究,延续1980年代开始但是中断的第二次启蒙,只是这次启蒙源于现代性的研究,对八十年代的启蒙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

金观涛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9%87%91%E8%A7%80%E6%BF%A4
金观涛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15735.htm
金观涛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jinguantaofans/

Categories: 金观涛简介 | Comments Off

郎咸平简介

郎咸平(1956年6月21日-),主持人、作家、学者、经济学家,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1994年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1998-2001任世界银行、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政府财经事务局公司治理顾问,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2004年,郎咸平成为香港中文大学和内地长江商学院合聘教授。2004年8月,上海电视台《财经郎闲评》开播,据央视系统的收视调查公司的调查,节目开播三个月,收视已跃上一点五,频频跻身上海有线电视节目收视率排行前三名。2006年初,因郎咸平准备在节目中揭露上海时任政府私自挪用社保基金的黑幕,导致《财经郎闲评》节目被中断停播。2009年6月,郎咸平复出,主持聊天式新闻评论节目《财经郎眼》。郎咸平中文著作有《操纵》、《整合》、《运作》、《思维》、《标本》、《科幻》、《模式》、《突围》、《误区》、《中国式MBO》、《本质Ⅰ》、《本质Ⅱ》、《本质Ⅲ》、《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谁在谋杀中国经济》等。

郎咸平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3%8E%E5%92%B8%E5%B9%B3
郎咸平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424.htm
郎咸平博客:http://blog.sina.com.cn/jsmedia

Categories: 郎咸平简介 | Comments Off

邓正来简介

邓正来,男,(1956年2月-2013年1月24日)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正来1982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并于同年就读于北京外交学院。2003-2008年,受聘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西方法哲学研究所所长。2008年加盟复旦大学,现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辑刊》主编、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主编、《复旦政治哲学评论》主编、《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主编、《西方法律哲学家研究年刊》主编,吉林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特聘教授、江西财经大学“赣江学者”讲座教授,澳门大学资深访问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名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兼职教授。著名的法学家、政治学家,杰出的社会科学学术组织者、翻译家,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邓正来先生因患胃癌医治无效,于2013年1月24日6时50分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不幸离世,享年56岁。邓正来著有《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自由主义社会理论》、《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等;编译有《哈耶克论文集》等。

邓正来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1739.htm
邓正来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dengzhenglai.html
正来学堂:http://dzl.ias.fudan.edu.cn/
邓正来专题:http://www.aisixiang.com/zhuanti/142.html
邓正来专栏:http://www.yadian.cc/corpus/24/

Categories: 邓正来简介 | Comments Off

笑蜀简介

笑蜀,真实姓名陈敏,1962年11月生,四川省仪陇县人,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曾任《中国改革》杂志执行主编,《南方周末》评论部负责人,现为《炎黄春秋》编委。主编《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著有《刘文彩真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背上十字架的科学——苏联遗传学劫难纪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笑蜀认为,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可能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这个成就的伟大,已经在很多公共事件中充分展现了出来。无论是从最近发生的番禺垃圾发电厂事件,还是早些年发生的厦门PX事件,还有邓玉娇、重庆钉子户等公共事件,都表明中国社会正向公民社会转型,而媒体是推动公民社会发展的火车头。笑蜀认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是与互联网的发展一致的,从虚拟向现实转变,从空中向陆地降落。广义地说,每个人都是公民社会潜在的基础,主要是看公民自己是否具备公共关怀、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笑蜀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C%91%E8%9C%80
笑蜀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97501.htm
笑蜀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xiaoshu.html
笑蜀专栏:http://news.ifeng.com/opinion/zhuanlan/xiaoshu/list_0/0.shtml
笑蜀思享:http://news.qq.com/zt2011/Thinker/xiaoshu.htm
笑蜀作品: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B7%E5%8F%B2%E7%9A%84%E5%85%88%E8%81%B2

Categories: 笑蜀简介 | Comments Off

荣剑简介

荣剑,男,1957年出生于浙江定海。1978年从部队参加地方高考,考入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毕业后回部队任宣传干事一年。1983年以总分第二、专业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马列发展史研究所,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师从庄福龄教授,硕士毕业论文是《青年马克思的国家和社会理论》。1986年获硕士学位后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靳辉明教授。198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目是《马克思的国家和社会理论》。在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期间,出版专著2本,发表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上的论文80余篇,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第二卷的撰写工作,累计发表的作品有160余万字。1987年在《哲学研究》上发表的《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哲学思考》,在当时理论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至今仍是哲学界的热门话题。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超越与趋同》;198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政治学专著《民主论》,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民主理论的著作,被美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989年《新华文摘》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全文转载了他的两篇论文:《新权威主义在中国是否可行?》和《论所有制的开放》。1989年在美国的中国旅美经济学会组织的全球论文竞赛中,他以一篇批判“新权威主义”的文章,获得该竞赛的第一名。1990年赴海南,他先在一家报社工作,后与别人合作办公司。1993年开始独立创办自己的公司,主要进行房地产开发,在北京、山东、浙江、天津等地做过若干项目。期间他仍未放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1993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晚年的创造性探索》一书;1998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社会批判的理论与方法——马克思若干重要理论研究》一书。从1999年起,开始涉猎艺术品收藏和投资,主要方向是中国的抽象油画。2006年在北京享有盛誉的798艺术社区开办了一个大型画廊——北京锦都艺术中心,现已独立策展和推出了中国抽象油画系列展,在社会上产生较好的影响,被推荐参加2006年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全国性的抽象画大展。

荣剑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482151.htm
荣剑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rongjian.html
荣剑博客:http://blog.caijing.com.cn/rongjian

荣剑视频:http://www.56.com/u79/v_MTAyMTIxMDc2.html

Categories: 荣剑简介 | Comments Off

裴敏欣简介

裴敏欣(Minxin Pei,1957年-)是一位美籍华人,美国政治学家,专长是中国政治经济、中美关系及发展中国家的民主化,目前担任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府学教授、凯克国际战略研究中心(Keck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Studies)主任。裴敏欣长期以来一直在《中国季刊》、《今日中国》、《外交官》、《外交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文章,他也为许多报刊撰写评论,为CNN等媒体提供专业意见。裴敏欣1991年任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卫生学院(Davidson College)访问助理教授。1992年至1998年间,任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1999年至2009年间任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研究项目的高级研究员;2002年1月—2004年3月,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项目共同主任;2004年4月—2008年3月,中国项目主任。2009年7月起任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府学教授,凯克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裴敏欣著有:《中国的统治危机》,《再度平衡中美关系》,《未来的震动: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政治变化》,《从改革到革命:共产主义在中国和苏联的消亡》,《中国被困的转型:专制制度发展的限制》,《Looming stagnation (The Color of China)》 《迫在眉睫的停滞 (中国的特色)》, 2009,《我的亚洲之行》, 2011等。

裴敏欣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3%B4%E6%95%8F%E6%AC%A3
裴敏欣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76000.htm

Categories: 裴敏欣简介 | Comments Off

艾晓明简介

艾晓明(1953年11月-),中国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妇女和公共问题学者。艾晓明是中山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主任、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教育重点项目“性别教育论坛”负责人、“妇女与社会性别译丛”项目主持人,同时担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艾晓明2003年积极介入推动孙志刚案和黄静案,被《南风窗》杂志授予“为了公共利益良知奖”,同时被上海《东方女性》杂志读者投票选为“最有影响十大人物”之一。从此介入公共事务。2005年9月开始观察太石村罢免事件,对事件进程进行了文字与图像记录。2006年8月,针对高智晟被逮捕和其家人被软禁,发表公开信督促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2010年4月完成纪录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对艾未未的公民调查进行记录。2013年9月与谭作人,朱承志共同荣获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颁发的2012年度杰出民主人士奖。艾晓明著作包括:《青年巴金及其文学视界》、《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血统》、《天空之城》、《骑桶飞翔》、《从文本到彼岸》、《活在语言中的爱情》、《我的监狱之行》等。

艾晓明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8%89%BE%E6%99%93%E6%98%8E
艾晓明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63762/10290623.htm?fromId=63762&from=rdtself

Categories: 艾晓明简介 | Comments Off

张雪忠简介

张雪忠,1976年出生,江西余干人1993年毕业于江西省万年师范学校,参加工作;1995年考入江西教育学院外文系本科;1998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攻读法律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获法律硕士学位;2001年进华东政法学院工作;2003年考入华东政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曾任职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民法教研室教师、硕士生导师、教务处副处长。曾开设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公司法、商法概论、英美财产法、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等课程。在《月旦法学》、《法学》及《战略与管理》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并在《联合早报》、《南风窗》及《改革内参》等媒体发表评论文章一百余篇。曾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法学院访问、讲学。长期为新加坡《联合早报》撰写政治评论文章,致力于推动中国国家统一与政治民主。2009年,因在《联合早报》发表《中国需要去马克思主义化》一文,被校方停止授课资格。2011年,致信教育部长建议取消大学政治必修课及政治考试科目,未果。2012年10月5日,张雪忠新浪微博遭封禁,无法正常访问,其发布的“张雪忠致教育部的建议书”微博遭删除。至今仍任职于华东政法大学。

张雪忠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343532.htm
张雪忠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data/search.php?keyWords=%D5%C5%D1%A9%D6%D2&searchfield=author

Categories: 张雪忠简介 | Comments Off

杜导正简介

杜导正(1923-),山西省定襄县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繁峙县、雁北专区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中共应县县委民运部部长,1946年初历任《晋察冀日报》记者、新华通讯社解放军第六十七军新华支社副社长、第二十兵团新华分社副社长。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河北分社社长、广东分社社长、中共中央中南局机关报《羊城晚报》总编辑。1959年10月—1962年2月,因曾向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缪海写信反映广东农村缺粮的真实情况,被划为“右派”。“文革”后,历任新华总社党组成员兼国内部主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新闻出版署署长。是第七届全人大代表。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著有《是与非——对我漫长记者生涯的反思》,主编《初探日本》、《张学良》等书。作为《炎黄春秋》的社长、创始人,杜导正始终把“实事求是”作为办刊治刊的第一准则,杂志一直坚持以纪实体裁为主,夹叙夹议,以叙为主,它客观公正地记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即一百年来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

杜导正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6%9D%9C%E5%AF%BC%E6%AD%A3
杜导正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12514.htm

Categories: 杜导正简介 | Comments Off

贾樟柯简介

贾樟柯,(1970年5月24日-),著名导演,山西汾阳人,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1990年就读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同时任教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1995年拍摄第一部57分钟的短片《小山回家》得了香港映像节的大奖。2006年凭借《三峡好人》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2010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授予他终身成就金豹奖,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最年轻的电影人。主要导演作品有《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东》、《三峡好人》、《无用》、《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其中《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海上传奇》获第30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金兰花奖。法国《电影手册》评论他的首部长片《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贾樟柯还参与了大量的国际文化活动,成为当今亚洲最为活跃的电影导演之一,著有《贾想》、《中国工人访谈录》等书。2013年,凭借《天注定》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贾樟柯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8%B4%BE%E6%A8%9F%E6%9F%AF
贾樟柯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924.htm
贾樟柯微博:http://weibo.com/jiazhangke

Categories: 贾樟柯简介 | Comments Off

茉莉简介

茉莉,本名莫莉花,原籍湖南邵东县。少年时曾上山下乡,担任过民办教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进修班。1989年在湖南邵阳师范专科学校任教期间,因为支持学生爱国民主运动、为死难者呼吁而被判刑三年。出狱后流亡香港,任杂志社编辑。现在瑞典松兹瓦尔市“母语中心”任职,业余为港台中文报刊写作。茉莉在海外博客上的题词是:“流亡的地平线向内心和远处延伸。”她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异乡流亡者不必再沉吟于过去泣血的记忆,而可以努力吸取他国的思想文化营养,跨越国界获取一切关于母国的信息,以新的视角重新思考母国的问题,在网络等公共领域里传播民主自由的理念,促进母国的改革。二十年流亡,茉莉撰写了大量政治时事、思想文化方面的评论与散文,主要关注中国人权问题、西藏问题和瑞典民主制度。以诚实、清新和理性的文字,在公共领域里传播民主自由的理念。2001年获纽约“万人杰文化新闻奖”。2005年获香港记者协会、外国记者会、国际特赦组织香港分会颁发的“人权新闻奖”。2001年出版个人作品集《人权之旅》,记录她流亡北欧后参与国际人权运动的生命历程。2007年出版的《山麓那边是西藏——一位中国流亡者的观察》,选录了她十年来书写的有关西藏问题的文章,包括去印度达兰萨拉流亡藏人社区访问的实录和感想,对西藏各个时期的各类问题的评论,以及对中藏谈判的分析及其展望。其观点和立场,是以作者对西藏问题的深层结构和对中国政权之性质的深刻认识为基础的。2009年出版《瑞典森林散步》一书。该书或感性洋溢,或知性澎湃,具有抒情和批评双重色彩。2001年主编汉藏协会成员合集《达兰萨拉纪行》。

茉莉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wemoli
瑞典万维博客:http://blog.creaders.net/Swemoli/
茉莉文集:http://column.creaders.net/author.php?id=500

Categories: 茉莉简介 | Comments Off

陈行之简介

陈行之(1951-)天津蓟县人,在北京读小学和中学,1969年到陕北插队,当工人,读大学,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陈行之先后发表中短篇小说及其他体裁文学作品一百余万字。 陈行之1993年回到北京工作,曾历任《文学家》执行副主编,华夏出版社常务副社长等职务。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危险的移动》(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当青春成为往事》(作家出版社)获得广泛好评。近几年发表大量时政短评和文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随笔。陈行之的小说视野开阔,对社会人生的探索广博深入,对人物心灵的描绘逼真细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被陈忠实称为“中国最优秀小说家之一”。陈行之的随笔内容丰富,知识渊博,思想深刻,视野开阔,行文老辣,别具一格,深受读者欢迎,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是国内引人注目的思想者之一。陈行之在“天益网”、“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博客中国”、“共识网”、“凤凰博报”等均开有专栏。

陈行之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229399.htm
陈行之专栏: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chenxingzhi.html
陈行之文集: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29011
陈行之博客:http://blog.ifeng.com/1421244.html

Categories: 陈行之简介 | Comments Off

郭于华简介

郭于华,1956年7月生于北京。199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1993—1996年与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合作,从事“乡土社会及其变迁中的社会公正问题”研究。主要田野工作地点为华北农村,已完成研究论文的撰写并已由法国人文科学出版社出版。1994—1996年与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合作,从事“中国饮食文化与社会变迁”课题的研究。于1996年赴香港参加该项目的国际研讨会并发表论文;论文已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0-2001年于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做博士后研究。1990-200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人员;2000年至今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人类学、农村社会学、民间文化与信仰等。著有《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礼与传统生死观》、《在乡野中阅读生命》、《仪式与社会变迁》(主编)、《制度实践与目标群体:下岗失业社会保障制度实际运作的研究》、《倾听底层》等作品。译著有: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E. H. 埃尔德、葛小佳“变迁社会中的人生――生命历程及其中国的实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秋季卷。詹姆斯.乔.弗雷泽,《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合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

郭于华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52168.html?tp=2_01
郭于华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guoyuhua.html
郭于华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oyhth
郭于华微博:http://weibo.com/guoyhth

Categories: 郭于华简介 | Comments Off

江棋生简介

江棋生(1948年11月5日- ),中国作家、学者。1948年出生于江苏常熟,祖籍为福建永定。在家中六名子女中排名老二。1960年-1966年就读于常熟县中。1966年6月-1968年10月,作为红卫兵参加文化大革命。后下乡插队、务农做工。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上北京航空学院,1978年3月-1982年2月,完成空气动力学本科;1982年2月-1984年7月,攻读空气动力学硕士。1985年-1988年任教于清华大学分校。1988年9月,攻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从90年代至今,就中国的人权状况和社会公正问题撰写了多篇文章,发表于《北京之春》、《苹果日报》、《开放》、《新世纪》、《观察》、《中国之春》、《民主中国》和《九十年代》等杂志。在文章中表达的核心理念是:对中国来说,阶级斗争不是硬道理,唯GDP的经济增长也不是硬道理,人权化即自由化才是真正的硬道理。2001年,获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颁发的杰出民主人士奖。2003年获全美学自联自由精神奖和荷兰笔会自由表达奖。2005年,由香港开放杂志社出版《看守所杂记》。2009年,由华盛顿劳改基金会出版《一生说真话》。此外,江棋生还就物理学分立对称性问题,完成了十多篇物理学论文的写作,并于2010年9月发表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站的预印本系统中。即将出版的著作有:《点燃良知的烛光》和《物理学分立对称性新论》。

江棋生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1%9F%E6%A3%8B%E7%94%9F
江棋生文集:http://www.boxun.com/hero/jqsheng
江棋生微博: http://weibo.com/jiangqisheng

 

Categories: 江棋生简介 | Comments Off

郭道晖简介

郭道晖,著名法学家,法治思想家。1928年出生,湖南湘阴人,1951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兼宣传部长、哲学讲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中国法学》杂志社总编辑等。现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顾问,北京大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博士生导师组成员、公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湖南大学教授兼《岳麓法学评论》主编,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与江平、李步云并称“中国法治三老”。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宪法学。著有《中国法律制度》、《民主•法制•法律意识》、《当代中国立法》(四卷,国家“八五”重点课题)、《法的时代精神》、《法的时代呼唤》、《法的时代挑战》、《当代中国法学争鸣实录》、《走向民主法治新世纪》、《法理学精义》等著作20多部。郭道晖近年来在《炎黄春秋》等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引起较大反响。郭老一生虽历经沉浮,但却依然故我。面对英才辈出的法学界,他无意争锋,只求真理。

郭道晖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028404.htm
郭道晖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guodaohui.html

Categories: 郭道晖简介 | Comments Off

张爱军简介

张爱军(网名:木然),1962年生, 199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辽宁师范大学网络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做过访问学者。在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卡特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大学就民主政治、网络政治、时事政治等进行了专题学术演讲和交流。2011年被评为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之选网十大人物,并被称为“象牙塔”里的公民,2012年被腾讯网视之为思享者。主要研究领域: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民主政治理论研究;网络政治研究;时事评论。主要代表著作有和论文有:《全面转型的中国》、《权力制约的多维视域》、《托克维尔的专制平等观评析》、《黑与白的双重变奏曲》、《微博政治功能研究》等。这些书和文章连结在一起的观点就是,中国处在全面转型的社会,全面转型的社会也是公共权力全面滥用的社会。要对全面滥用的公共权力进行阻断和切割,并阻止、避免专制主义回潮,就要以思想多元化为文化基础,以自由平等作为基本共识,构建宪政民主。因中国目前公民参与渠道狭小,网络成为宣传宪政民主、传播多元文化的重要渠道。知识分子应该在宣传宪政民主观念中扮演重要角色。

张爱军微博:http://t.qq.com/zaj6622
张爱军文集:http://dajia.qq.com/zaj6622
张爱军博客中国:http://zaj6622.blogchina.com/;
木然共识网博客:http://muran.blog.21ccom.net/;
木然凤凰网博客:http://blog.ifeng.com/6978990.html

Categories: 张爱军简介 | Comments Off

范泓简介

范泓,祖籍广东,1955年生于南京,供职于新闻单位。2000年以来,在《老照片》、《书屋》、《随笔》、《传记文学》、《开放》、《温故》、《社会科学论坛》、《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文汇读书周报》、《大学人文》、《中国图书评论》、《同舟共进》、《中国社会导刊》、《悦读mook》等报刊发表文史随笔作品数十万字,多次被《作家文摘》、《报刊文摘》、《读书文摘》、《中外文摘》、《律师文摘》、《历史教学》等报刊转载,并入选《2004年人文中国》、《2004年最具阅读价值·人物印象》、《2005年中国随笔年选》、《2008年中国文史精华年选》、《2008中国杂文精选》、《2009中国文史精华年选》等多种选本。先后出版《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与李敖打官司》(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隔代的声音——历史劲流中的知识人》(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党内觉醒者——李昌在中国改革年代》(香港明报出版社,2008年),《在历史的投影中》(台北秀威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参政不知政——大时代中的陶希圣》(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历史的复盘——百年纷争人与事》(广西师大出版社,2013年)、《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广西师大出版社,增订本,2013年)等著作。

范泓文集: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8104
范泓专栏:http://dajia.qq.com/user/FH550610
范泓微博:http://www.weibo.com/laofan55
范泓博客:http://fanhongbk.blog.163.com/

Categories: 范泓简介 | Comments Off

吴睿人简介

吴睿人,台湾桃园人,1962年生,台大政治系毕业。芝加哥大学政治系博士,专攻比较政治、政治哲学、台湾政治史与台湾政治思想史,博士论文处理的是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民族主义。吴睿人教授从青年时期参与学运,一直到投入学术研究工作,一直都是以极为认真而严谨的态度在思考关于台湾的族群、民族与民族主义等重要议题。一九九九年吴睿人翻译Benedict Anderson《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得起源与散布》一书,使得吴睿人广受注目,是国内谈台湾民族主义及族群政治问题的重要学者之一。研究专长:比较政治(比较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与族群政治)、政治理论(民主理论、民族主义、后殖民主义、西洋政治思想史)、亚洲民族主义研究、台湾政治史、台湾政治思想史、日本近现代政治史、日本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兴趣: 和平研究、民族主义、政党政治、选举制度、经济发展。吴睿人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研究所客座,一方面讲学,一方面则潜心研究台湾与日本的被殖民与殖民关系下对台湾民族主义产生了什么作用。 吴睿人编着有:《台湾民族主义》,《台湾宪政主义》,《民族认同与台湾独立》,《语言政治与政策》,《族群政治与政策》,《台湾独立建国联盟的故事》,《族群与民族主义 集体认同的政治分析》,《台湾政治建构》,《台湾人的民族认同》,《台湾民族主义》等。

吴睿人简介:http://www.ith.sinica.edu.tw/members_02_look.php?no=76
吴睿人发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5NjM4MzI4.html
台大的罗亭: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9897/?print=y
魔山中乡愁:http://www.impactchina.com.cn/lishi/shuoshi/2013-05-19/26169.html
吴叡人系列:http://www.ltaaa.com/bbs/thread-195122-1-1.html
吴睿人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5NDk4NTcy.html
吴睿人演講: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5NTIzNjIw.html

 

Categories: 吴睿人简介 | Comments Off

季卫东简介

季卫东,1957年出生于南昌市。1983年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留学日本,获得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就任神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1996年升任正教授。1991年至92年期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院长。兼任日本法社会学会理事、亚洲太平洋论坛(淡路会议)研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CIDEG学术委员、日本国际高等研究所(IIAS)企画委员、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东京财团比较制度研究所(VCASI)研究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社会学、比较法学、中国法与政治。主要著作有《超近代的法》(密涅瓦书房,1999年。获日本法社会学会首届优秀著作奖)、《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现代中国的法制变迁》(日本评论社,2001年)、《宪政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2005年)、《法律程序的意义》(小文库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中国审判的构图》(有斐阁,2004年)、《正义思考的轨迹》(个人法学系列之一,法律出版社,2007年;其余四种《秩序与浑沌的临界》、《宪政的理念》、《法治构图》、《制度、规范以及实践》等。

季卫东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92909/6584685.htm?fromId=592909&from=rdtself
季卫东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jiweidong.html
季卫东博客:http://jwd.fyfz.cn/

Categories: 季卫东简介 | Comments Off

吴介民简介

吴介民(1962年9月19日-),台湾政治学学者,任教于国立清华大学社会学所 (台湾),现时任职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台湾守护民主平台协会成员。少年时代在宜兰长大。1975年,因为郭雨新落选事件,让他对政治开始好奇。中学时代到台北市求学,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毕业。在大学期间,曾参与野百合学运。至美国留学,取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1992-3年與友人組「里巷工作室」,拍攝《台胞》等影片。1996年三月在紐約參與發起「民主不落日」守夜靜坐。2013年5月6日,参与起草《自由人宣言》,主张海岸两岸应共同加入国际人权体系,加强保障人权,以人权作为双方交谈基础。著有《第三种中国想像》,翻译《反动的修辞》,研究兴趣:民主化、社会运动、中国政经发展与民工阶级形成。与郭宏治、范云编有《秩序缤纷的年代》(2010, 左岸)。

吴介民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B3%E4%BB%8B%E6%B0%91
吴介民网页:http://sites.google.com/site/wujiehmin/
吴介民文集:http://zhengyjz.liveblog.com/

吴介民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5NjMxNDA0.html

Categories: 吴介民简介 | Comments Off

赵楚简介

赵楚(1962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为国际问题与军事战略学者,高级研究员,上海国防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原《国际展望》半月刊执行主编,同时是台湾《旺报》、《第一财经日报》专栏作家。1983年,赵楚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大学毕业后从事教师工作。1991年,赵楚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2000年,赵楚出任《国际展望》半月刊执行副主编,2008年,赵楚任满。2005年,赵楚出任《军事历史》月刊执行主编。。同时担任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东方卫视、《南方周末》、新浪网、搜狐网等媒体的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访谈嘉宾。作品有:《通往罗马之路》(上海市: 上海辞书出版社),《伊拉克战争》(与郭隆隆、吴寄南合著),《名家谈新军事革命与当代战略热点问题》(与陈伯江等合著),《韩国武装力量报告书》(上海市: 上海辞书出版社),《联合舰队内幕》等。

赵楚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5%B5%E6%A5%9A_(%E5%86%9B%E4%BA%8B%E5%AE%B6)
赵楚评论:http://zhaochuboke.blog.163.com/
赵楚阅读:http://www.mzread.com/blogs/zhaochu
赵楚微博:http://weibo.com/zhaochu1962

Categories: 赵楚简介 | Comments Off

韩德云简介

韩德云,男,1962年12月生,四川乐山人,汉族,无党派人士,一级律师。1978年-82年西南政法学院师资班哲学专业本科,后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法学院获研究生学历。1995年从西南政法学院辞去教职下海成为社会执业律师,发起创办西部第一家以留学生为主的律师事务所“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担任该律所执行合伙人。他是国内政法系统享有盛名的“西政七八级”出身的学院派律师之一,独创“当事人中心说”和“法律预防说”的律师行为理论,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积极参政和参与立法的律师全国人大代表。2003年起担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后连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参政和参与立法方面有很大社会影响,主要事迹:2001年即接受重庆市人大委托起草了《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在全国首创律师参与人大立法先河。2003年以来,以全国人大代表身份提出多份引起轰动的议案建议,近几年来更连续多年要求全国人大就公务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立法,颇为社会关注。

韩德云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447770.htm
韩德云微博:http://www.weibo.com/hdy2011

 

Categories: 韩德云简介 | Comments Off

张锦华简介

张锦华(1955年3月26日-),台湾台南人,新闻传播学者,专门研究领域为大众传播理论、质化研究方法、多元文化论与传播研究、女性主义媒体批评等。其夫林火旺为台大哲学系教授。张锦华是国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学士、国立政治大学新闻学研究所硕士、艾奥瓦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博士。曾任教淡江大学与政大,1991年迄今执教于台大新闻研究所,曾任该所所长,亦曾为台大人口与性别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获选为教育部20年资深优良教师奖。张锦华长期关注并参与改革原由党政军把持的台湾媒体,无役不与。她说:“做为知识份子,应该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有政策性的影响力,不是关在学校写论文而已,要参与政策,影响社会,才是做为一个公共知识份子的角色。”在旺中集团自2011年起大肆并购台湾媒体后,张锦华投入拒绝中时运动与反媒体垄断运动等论述与社会运动,在旺中案走路工事件之际痛斥该集团所属媒体的恶质报道。她于2013年元旦清晨在总统府前面对彻夜静坐反媒体垄断的学子们演说“一年开始的清晨,我们正站在一个转折点上:我们所自傲的多元民主社会,是前进还是后退?我们所赖以安居和自由发展的国家安全,是否即将遭到侵蚀?我们要选择一个财团扩充垄断,多元迅速流失,自由受到箝制、媒体沦入zg因素干预,新闻专业者不再拥有独立尊严,传播科系学生不知何去何从?

张锦华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B5%E9%8C%A6%E8%8F%AF

张锦华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M5ODAyMzA0.html

Categories: 张锦华简介 | Comments Off

郑永年简介

郑永年,1962年生,浙江省余姚县人。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英国诺丁汉大学终身教授,中国问题专家。《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共同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8年获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5年获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同年获取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一麦克阿瑟博士后研究基金,前往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先后出版专著十余部,在《比较政治研究》、《政治科学季刊》和《第三世界季刊》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主要兴趣或研究领域为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东亚国际和地区安全;中国的外交政策;全球化、国家转型和社会正义;技术变革与政治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比较中央地方关系;中国政治。

郑永年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47488.htm
郑永年专栏: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zhengyongnian.html
郑永年文集: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7974

 

Categories: 郑永年简介 | Comments Off

韦森简介

韦森,原名李维森,汉族,山东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1982年获山东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悉尼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1年曾为剑桥大学经济与政治学院正式访问教授。2006年6月至9月,曾任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高级访问研究员。自八十年代初以来,曾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并经常在国内有影响的报刊上撰写专栏文章和学术随笔。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经济学和比较制度分析,对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以及宗教神学等学科也有着广泛的研究兴趣。近些年还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伦敦经济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等知名学府进行短期访问和学术演讲,还在《21世纪经济报道》,《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报刊杂志上上开设个人经济学随笔和时评专栏,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学术专著主要有:《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文化与制序》,《经济学与哲学:制度分析的哲学基础》。个人随笔集有《难得糊涂的经济学家》、《经济学如诗》、《思辨的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三人谈》 《2007经济中国》、《思辨的经济学》、 《经济学如诗》等。 主要译校著作有: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和盖尔《一般均衡的策略基础》等。

韦森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91226/10631791.htm?fromId=291226&from=rdtself
韦森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weisen.html
韦森博客:http://blog.caijing.com.cn/weisen

Categories: 韦森简介 | Comments Off

袁裕来简介

袁裕来,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执委,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专门承办行政案件的专职律师,自称“行政诉讼第一人”。袁裕来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从事专职律师工作,以代理行政为业务的发展方向,每年承办行政案件几百起,不少案件曾经引起全国行政法学界广泛关注,被誉为“浙江行政诉讼第一人”。著有:《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 I》,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8月,《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 II》,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7月,《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 III》,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1月,《对<行政诉讼法(修改建议稿)>若干条款的质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12月,《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 IV》,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4月,《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 V》,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1月,《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 VI》,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1月,《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 VII》,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3月,《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 VIII》,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律师个人出版行政案件办案手记,这在全国尚属第一次。该书得到了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应松年教授的高度评价,并欣然作序。

袁裕来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405179.htm
袁裕来互动:http://www.baike.com/wiki/%E8%A2%81%E8%A3%95%E6%9D%A5
袁裕来博客:http://yuanyulai.fyfz.cn/
袁裕来微博:http://weibo.com/u/1097414213

Categories: 袁裕来简介 | Comments Off

廖亦武简介

廖亦武(1958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盐亭,为中国有名的诗人、流亡作家与底层研究者。他也是2012年德国书商和平奖得主。1980年代,廖亦武经常在中国官方文学杂志上发表现代诗歌。但多数具有西方创作风格的反叛性前卫作品,曾多次在“反精神污染”和“反自由化”等政治运动中,受到严厉批判。于是愤怒的他,选择在自己参与的多种地下杂志上,随心所欲地发表,于是遭到查禁和搜查,甚至有逃跑的经历。他是中共当局“黑名单”上的嫌疑份子,虽然他自认为不关心政治,是个“无政府主义者”。1986年至1989年,他相继发表了《死城》、《黄城》、《幻城》、《偶像》等长诗。1999年初夏,廖亦武先后出版过两本书:《沉沦的圣殿——中国1970年代的地下诗歌故事》和《中国边缘人采访录》,立即成为畅销书。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期间,这个‘从毛泽东到今天,历历在目,好似奇珍异品般的纯实的中国文化历史蜡像馆’(赫塔•穆勒语)毫无删减地以原貌呈现在德语世界,费舍尔出版社的书名是:《坐台小姐和农民皇帝:中国底层社会》。此前的2008年,他在美国推出这本书,名字叫做《吆尸人——来自中国底层的真实故事》其中有27个故事,这让他在西方一夜成名,此书的波兰文版,也于2012年,获得卡普钦斯基国际报道文学奖。廖亦武获过的其它奖项有:1995年和2003年度,由美国世界人权观察颁发的“赫尔曼-哈米特人权写作奖;2002年,由美国《倾向》杂志颁发的“倾向文学奖”;2007年,由独立中文笔会颁发的“自由写作奖”;2009年,由澳洲齐氏基金会颁发的“推动中国进步奖”;2011年,由美国《当代基督教》杂志颁发的“最佳图书奬”;2011年,由德国图书行业协会颁发的“绍尔兄妹奖”;2011年,由德国广播协会颁发的“最佳广播剧奬”。2012年6月21日,联邦德国图书贸易协会宣布,廖亦武荣获联邦德国图书贸易和平奖。

廖亦武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5%BB%96%E4%BA%A6%E6%AD%A6
廖亦武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5%BB%96%E4%BA%A6%E6%AD%A6
廖亦武选读:http://www.douban.com/group/Calgary/

Categories: 廖亦武简介 | Comments Off

徐昕简介

徐昕,男,1970年生,江西丰城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司法研究所主任,清华大学法学博士(2003),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1995),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1992)。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案例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事诉讼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曾任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海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在Issues & Studies、《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法学》、《二十一世纪》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独著《诗性正义》、《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论私力救济》、《英国民事诉讼与民事司法改革》;译著《正义的纯粹社会学》、《中世纪神判》、《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程序》、《公共知识分子》、《证据法的经济分析》、《英国民事诉讼规则》、《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合著《影像中的司法》、《中国司法制度》、《英国民事司法改革》、《外国民事证据制度研究》、《外国证据法》、《民事证据法专论》等十多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二十多项,著作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等若干奖励,入选全国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主编《司法》杂志、《北理法学》,主持司法文丛。研究方向:司法制度,民事诉讼法学。

徐昕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96226/5968566.htm?fromId=396226&from=rdtself
徐昕专栏:http://news.qq.com/zt2011/Thinker/jus_tice.htm
徐昕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xuxin.html
徐昕微博:http://weibo.com/poetjustice

Categories: 徐昕简介 | Comments Off

李开复简介

李开复(1961年12月3日-)是一位信息产业的经理人、创业者和电脑科学的研究者。现任创新工场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在苹果、SGI、微软和Google等多家IT公司担当要职。他因过去的雇主微软和谷歌在2005年的法律纠纷而成为公众的争议焦点。李开复生于中华民国台湾省台北县中和乡南势角(今新北市中和区),台湾人,父亲是中华民国第一届立法委员李天民,曾任教于黄埔军校成都分校以及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母亲王雅清为辽北人。中学时移民美国,获得美国国籍。曾任职微软公司、谷歌公司,1998年移居中国大陆北京市。2011年,放弃美国国籍,只保留中华民国国籍。2013年09月05日22时17分,李开复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出一条微博:“世事无常,生命有限。原来,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9] 随后,其认证资料为“创新工场联合创始人、新闻发言人”的同事王肇辉确认李开复被查出患有癌症,正在接受医生治疗。李开复著有:《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做21世纪的人才》、《一网情深》、《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140字的惊人力量:李开复谈微博改变一切》等。

李开复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5%BC%80%E5%A4%8D
李开复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638.htm
李开复微博:http://weibo.com/kaifulee

Categories: 李开复简介 | Comments Off

萧瀚简介

萧瀚(1969年-),本名叶菁,号云边居士,浙江天台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2年,从华东政法学院本科毕业。1995年后,在北京大学旁听贺卫方、钱理群、朱苏力等的课。1998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师从钱明星教授攻读民商法硕士。硕士毕业后,萧瀚任职于茅于轼所创办的天则经济研究所,并担任胡舒立主编的《财经》杂志法律顾问。那时天则刚创办“中评网”,萧瀚的名字随着大量的时评开始为人所熟知,这些时评出现在历次公共事件中:孙志刚事件,刘涌案、黄静案、佘祥林案,在SARS事件期间,几乎每天一篇时评,引人关注。2008年1月,因杨帆门事件中批评杨帆的师道观念而提出辞职,引发讨论。后在中国政法大学挽留下留校。2009年12月末,萧瀚发现中国政法大学下学期的本科生,研究生的选课表上没有自己的名字,萧瀚认为可能的原因是自己介入公共事务太深。2010年3月21日,萧瀚在博客里发公开信给法学院院长薛刚凌谈“莫名停课”的事。3月23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会议正式宣布萧瀚停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教师资格证”。萧瀚回应“不接受这种事后说法”。 2011年10月15日或因关注陈光诚事件,萧瀚与夫人在赴友人聚会的路上,被无牌车横档去路拦下,妻子被喝令下车后,萧瀚被架入该车,戴上黑头套,被送到某处关押到凌晨1时许。近两年,在《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发表诸多时评。

萧瀚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8%90%A7%E7%80%9A
萧瀚百科:http://baike.soso.com/v595061.htm
萧瀚再线: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23099
萧瀚专栏:http://xiaohan.blog.caixin.com/
萧瀚言论:http://news.163.com/special/xuezhexiaohan/
萧瀚文集: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8842
萧瀚立方:http://www.l99.com/1631969

Categories: 萧瀚简介 | Comments Off

朱学勤简介

朱学勤(1952年-),中国当代学者,上海人。1970年下河南兰考插队,1972年进厂做工。1985年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1992年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1991年至今任教于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大陆著名的自由主义者。朱学勤1952年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史学博士学位,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社会思想史,目前从事的课题有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渐进变革思潮等。近年来,多次出访欧美、港台,先后作为访问学者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研究,并应邀赴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迪金森学院作学术讲演,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作大会主题发言。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5月14日,朱学勤在《南方都市报》上发表有关地震“天谴”的短论:“这就是天谴吗?死难者并非作孽者。这不是天谴,为什么又要在佛诞日将大地震裂?爱中华者,当为中华哀。华南雪灾,山东车祸,四川地震,赤县喧嚣该清醒了。圣火应该停一停,国旗也该降一降,就为黎民百姓降一次吧,他们不是伟人,只是遗骸,遗骸千万,只是无言。”,著作包括:《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思想史上的失踪者》、《书斋里的革命》、《风声·雨声·读书声》、《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被批评与被遗忘的》、《热烈与冷静——林毓生学术论述集》、《为生民立命》、《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等。在中国思想界论战中,被视为自由主义代表人物。

朱学勤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5%AD%A6%E5%8B%A4
朱学勤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91301/5086277.htm?fromId=291301&from=rdtself
朱学勤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zhuxueqin.html
朱学勤豆瓣:http://www.douban.com/group/zhuxunqin/

Categories: 朱学勤简介 | Comments Off

刘晓原简介

刘晓原(1964年9月26日-),生于江西省吉安市,现为北京锋锐律师事务所律师,著名人权律师,长期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和咨询。1964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市。1982年-2004年,任江西省遂川县政府公务员,期间参加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习。2000年考取律师资格。2004年,到北京市忆通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2008年 获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最佳中文博客奖。2009年 亿通律师事务曾遭海淀区司法局处以暂停营业六个月。到北京市旗鉴律师事务所,担任主任、律师。2009年9月 应邀到香港、台湾访问,与司法机关及律师进行交流。2010年5月 应美国驻华大使馆邀请,参加国际访问学者计划,对美国司法机关进行考察。2010年11月28日 受邀赴日本参加学术活动,但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遭遇边检人员阻拦,理由是“出境会危害到国家安全”。2011年3月 应日本早稻田大学邀请,到日本访问并与日本律师进行学术交流。。2011年12月 被中国第一家实名制博客——博联社博客评为2011年度十大博客。主要代理的维权案件有:1、河北省定州市农民李志平死刑申诉案(冤案)。2、代理并质疑上海杨佳案。2008年。3、福建省范燕琼、游精佑和吴华英等福建网民案诽谤案,2009年。4、四川省异见人士左晓环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5、湖北省异见人士高纯练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案。6、北京市维权人士王荔蕻被控聚众扰乱交通秩序案,2011年。7、天津市维权人士李英贵被控妨害公务案。8、天津市维权人士高相林被控聚众扰乱交通秩序案。9、河南省维权人士吕皇银被控妨害公务案。10、浙江省维权人士杨云彪被控破坏生产经营案。11、福建维权人士李祥谋被控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12、福建省维权人士纪斯尊被控伪造国家公文印章案。13、福建省维权人士吕江波被控妨害公务案。14、贵州省农民何胜凯杀法警案。15、山东省维权记者齐崇怀敲诈勒索案。16、为2013年首都机场爆炸事件的当事人冀中星提供法律援助。

刘晓原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5%88%98%E6%99%93%E5%8E%9F
刘晓原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28373/8599660.htm?fromId=128373&from=rdtself
刘晓原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xiaoyuan
刘晓原微博:http://weibo.com/liuxiaoyuan2010

Categories: 刘晓原简介 | Comments Off

杨渡简介

杨渡(1958年-)本名杨照浓,出生于台湾台中县乌日乡,曾任中时晚报总主笔、辅仁大学兼任讲师、中国国民党文传会主委,现任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媒体出身,被视为泛蓝阵营的媒体评论人。曾获得时报文学奖,并出版多本著作。杨渡曾任杂志主编:1983年至1984年,编辑《春风诗丛刊》,共有四集:《狱中诗》《山地人诗抄》《海外诗抄》《崛起的诗群》。时报新闻周刊记者:1985至1988年,担任时报新闻周刊记者,负责专题采访,尤其是社会运动。中时晚报记者、撰述委员、副总主笔、总主笔。1988年担任中时晚报〈新环境采访小组〉召集人,带动记者,以社会运动观点,采访劳工、学生、农民、人权、妇女、原住民等社会运动议题。辅仁大学兼任讲师:1991年开始,至2007年。中国时报执行副总主笔。1997年至2002年。中时晚报总主笔。2002年至2006年。2007年,制作记录片《如果我必须死一千次》记录日治时期农民领袖简吉与台湾左翼运动的历史,本片荣获2008年第六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国际竞赛短片入选影片 。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2008年11月起,担任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2009年完成总统府《文化创意产业圆桌论坛》研究计划,撰写文创发展建议书;主持《两岸中华大辞典》编撰计划,出版两本相关辞典;举办两岸汉字艺术节活动等。著有《南方》,《民间的力量》,《强控制解体》,《天安门纪事》,《大逆转──世纪末透视中国》,《日据时期台湾新剧运动》,《铁腕金融情-何显重的一生》,《简吉──台湾农民运动史诗》,《如果我必须死一千次──台湾左翼纪事》,《红云──严秀峰传》,《刺客的歌──诗集》等。

杨渡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6%A5%8A%E6%B8%A1
杨渡百科:http://baike.soso.com/v43139570.htm

杨渡文集: http://vdisk.weibo.com/file/list#/%E5%85%B1%E4%BA%AB%E8%B5%84%E6%96%99%E6%96%87%E4%BB%B6%E5%A4%B9

Categories: 杨渡简介 | Comments Off

莫少平简介

莫少平(1958年2月19日-)著名人权律师、刑事辩护律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华律师协会人权与宪政委员会委员,北京莫少平律师事务所主任。1958年生于北京,祖籍广西忻城县。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从1994年起就就开始维权,他处理过很多重大的敏感案件。莫少平回忆了他受理的第一起敏感案件-刘念春案子时的情景和感受。刘念春1978年因参加民主墙运动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后又判劳教3年。1998年获准保外就医,与家人来美。在刘念春之后,莫少平律师还为刘晓波、徐文立、方觉、江棋生、辽阳工人姚福信、杜导斌、张林、北京新青年学会的四君子、记者兼独立作家师涛、旅美学者杨建利博士以及《纽约时报》驻北京办事处的新闻助理赵岩担任辩护律师。莫少平2003年获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评选为亚洲英雄。2005年获香港《亚洲周刊》评选为风云人物。2007年获得法兰西共和国人权奖。2009年获捷克共和国人权奖。莫少平办案专业、低调,由于长期代理风险大、收入低的维权案件,所里律师待遇很低,堪称奇迹!莫少平说:“我所涉及的所有敏感案子,我都为他们做无罪辩护。这些案子最终被法院采纳的非常少,最多它采取折衷的做法。但是,我还是坚信,我的这些辩护意见应该是可以经受得起历史的考验和检验的,也就是说,千秋功罪,后人自有评说。为这些人辩护,从辩护律师的角度讲,我相信,历史不仅会对他们的行为,也会对我给他们做的辩护做出一个公正的评判。”

莫少平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E%AB%E5%B0%91%E5%B9%B3
莫少平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55690.htm
莫少平访谈: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0081715981.html
莫少平微博:http://t.163.com/3568658683

Categories: 莫少平简介 | Comments Off

姚监复简介

姚监复,男性,1932年10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为安徽省宿松县(户口本用)。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任中国农机研究院工程师,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农业生产力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协作研究员。后任中国管理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已退休。姚监复在抗日战争中,随父母亲由南京——芜湖——武汉——长沙——重庆——四川铜梁(正谊小学)——成都(木行小学)——西安——甘肃静宁——西安,抗战胜利后去江苏苏州中学,解放后去哈尔滨工业大学读预科,再读五年制本科,机械工艺系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1957年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工作,任工程师,文革中由于被揭发出曾有对江青不敬言论而被定性为“反革命分子”,受开除党籍、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在湖南西洞庭湖农场被隔离审查、劳动改造。1982年调到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任研究员。到六./四风波之后,原单位撤消,被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任农业生产力研究室主任。1992年到现在,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任研究员。退休后,回归自我,但要让思想打破牢笼,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思想,反对“扼杀思想、真理和追求真理的思想者”。

姚监复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248208.htm
姚监复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yaojianfu.html

Categories: 姚监复简介 | Comments Off

远志明简介

远志明(1955年-),牧师,作家,电视政论片《河殇》撰稿人之一。远志明于1973年参军,在北京卫戍区服役,直至1983年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两年后转为博士生。其间在国内各大报刊发表一系列哲学、政论文章,积极参与改革开放研究。1988年,他参与了大型电视片《河殇》的撰稿。1989年,远志明参与民运。八九后,远志明被迫流亡海外,与妻女分离,父亲于他逃亡期间过世。远志明逃经香港、巴黎,参与创办民主中国阵线,主编《民主中国》杂志。次年到达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作访问学者,接触到华人基督教会。1991年4月28日,远志明受洗成为基督徒。同年9月妻女赴美团聚。1992年,入读密西西比改革宗神学院,获跨文化研究硕士学位。1995年加入《海外校园》杂志。1999年参与创办神州传播协会,任总编导,并四处传道。2009年10月25日于旧金山湾区被正式按立成为牧师。远志明著有:《失了大地得了天空》,《信仰对话录》,《老子与圣经》,《老子原文与译文》,《信仰随笔》,《神州忏悔录-上帝与五千年中国》,《旧金山共识》等。影视包括:十二集见证布道系列《我为什么信耶稣》;十二集布道培灵系列《到耶稣这里来》;十二集培训系列《唯独耶稣别无根基》,七集电视系列片《神州》,大型纪录片《十字架—耶稣在中国》,四集电视系列片《福音》,九集电视系列片《彼岸》,悉尼歌剧院《天歌2012》等。

远志明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8%BF%9C%E5%BF%97%E6%98%8E
远志明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nyue14857
远志明视频:http://cn.bing.com/videos/search?q=%E8%BF%9C%E5%BF%97%E6%98%8E&qpvt=%E8%BF%9C%E5%BF%97%E6%98%8E&FORM=VDRE

Categories: 远志明简介 | Comments Off

王克勤简介

王克勤(1964年11月14日-),甘肃省永登县人,大爱清尘发起人。王克勤曾因报道定州村民被袭事件、山西疫苗事件而闻名。早年,王克勤曾经担任过机关的文秘宣传,进出口公司商贸业务,以及国企的副厂长。1989年,王克勤进入《甘肃经济日报》社。2000年,任新闻三部的主任。2001年2月3日,王克勤与王宏的调查报告《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2001年4月29日,《甘肃经济日报》暂时停办。2001年9月,王克勤加入甘肃日报社的子报《西部商报》,担任特稿部主任。10月17日,发表了题为《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的调查报告,同年11月,王克勤被《西部商报》报社开除。2002年1月,王克勤来到北京加入《中国经济时报》任高级记者。2002年王克勤发表调查报告《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2005年6月11日在定州发生了绳油村村民被袭案件,6月20日,王克勤在《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长篇报道《河北“定州村民被袭事件”调查》,该调查导使得定州市因圈地矛盾造成6名农民被黑社会打死的真相大白,而原定州市委书记和风等27人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等刑罚。2005年11月30日,《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王克勤的《邢台艾滋病真相调查》。2007年1月24日,王克勤发表了《山西黑煤矿矿主打死“记者”的背后》。2010年3月,经过半年的调查,王克勤发表《山西疫苗乱象调查》调查报导,而这次被调离职务是签发《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的《中国经济时报》社长、总编辑包月阳。同年10月,王克勤进入河北大学调查交通肇事案,发表调查报告《河北大学校园“飙车案”调查》,指出案件背后潜在当地政府势力与大学的“合作”。2011年7月18日,《中国经济时报》调查部被解散,王克勤被解职。2011年9月28日,王克勤在个人实名认证的微博上表示:“已辞别工作了10年的《中国经济时报》,加盟《经济观察报》,任总编辑助理,正在组建调查报道团队,将努力做好经观的调查报道。”2012年8月6日,《经济观察报》在第9版全版刊载其调查《暴雨失踪者》,报道提及同年7月21日北京暴雨的3名失踪者马海龙、侯建和杨晗。北京市文化局扫黄打非办对其发出处分,理由是该报“异地办报”(报纸注册地在山东省),指该期报纸是“非法出版物”,报社被要求“自行回收”报摊上的该期全部报纸,并一度查封报纸的北京办公室,同年10月8日由王一手组成的新闻调查部被解散。2013年2月27日,王克勤离开《经济观察报》。

王克勤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5%85%8B%E5%8B%A4
王克勤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09578/5040411.htm?fromId=109578&from=rdtself
王克勤博客:http://blog.sina.com.cn/jizhewangkeqin
王克勤微博:http://www.weibo.com/u/1700757973

Categories: 王克勤简介 | Comments Off

李方平简介

李方平,生于1974年,北京瑞风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益仁平关爱中心法律顾问,著名维权律师。2006年,代理河北邢台刘显红输血感染艾滋病案,该案被评为“2006年河北省十大法治事件”。2006年,代理“天津乙肝歧视第一案”,该案被评为“2006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2007年“两会”期间,李方平和北京地坛医院蔡皓东医师联合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公民提案”,呼吁审查十五部导致乙肝歧视的法律。近年来,李方平还曾发表多篇“公民建议书”,建议消除“乙肝歧视”、“艾滋歧视”、建议消除城乡差别待遇,建议慎重处理关闭打工子弟学校问题。呼吁废除劳教制度。参与“三鹿奶粉受害家庭志愿律师团”、“中石化违反《反垄断法》”、“上书高法建议统一城乡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等公益性事件。2011年4月29日下午5时被失踪。5月4日被释放。2013年9月4日,李方平律师在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兰山分局刑警队交律师手续时,突遭警员江雨无故殴打,致李方平律师裆部、手臂多处受伤。目前施暴者仍未得到处理。

李方平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6%96%B9%E5%B9%B3
李方平微博:http://weibo.com/u/1786822605

李方平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0ODU3Mzcy.html

Categories: 李方平简介 | Comments Off

王人博简介

王人博,(1958年-),中国著名宪法学者,山东莱西人。1979年进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学习,1983年获法学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在西南政法学院(后改名为西南政法大学)执教长达19年。1986年在母校跟随林向荣教授攻读外国法制史,1989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99年攻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业,2001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在母校任教时,先后被评为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主编。2002年应中国政法大学的邀请到北京,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宪法。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法论坛》主编。王人博教授代表性著作《法治论》(与程燎原合著)是90年代在国内外极具影响的一本学术著作,其《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宪政的中国之道》在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其代表性学术论文有《民权词义考论》、《宪法的中国性》、《庶民的胜利》、《权利与技术》、《宪政的中国语境》等;另,著有随笔集《桃李江湖》。主要研究领域:宪政理论和宪政史。论文包括:《宪政的中国语境》、《权力与技术》、《民权词义考论》、《宪法的中国性》、《庶民的胜利》等。

王人博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4%BA%BA%E5%8D%9A
王人博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733478.htm
王人博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wangrenbo.html
王人博视频:http://cn.bing.com/videos/search?q=%E7%8E%8B%E4%BA%BA%E5%8D%9A&qpvt=%E7%8E%8B%E4%BA%BA%E5%8D%9A&FORM=VDRE

 

Categories: 王人博简介 | Comments Off

马军简介

马军(大约在1968年出生),北京人,是中国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的创办人。由于个人绘制“中国水污染地图”而被评为“2006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并且登上时代周刊的“200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他在1992年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新闻系毕业后,曾在香港南华早报任职研究员,2000至02年出任南华网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其后转到一家咨询公司任职,现时为该公司合伙人之一。他著有《中国水危机》一书(1999年出版),阐述中国七大流域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及其对流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构成的威胁,提出中国一些地区可能陷入水危机,分析造成水资源困境的根本原因,倡导对江河生态的保护和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地利用。该书1999年底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英文版于2004年在美出版。马军2004年入选耶鲁大学世界学人项目(Yale World Fellows Program),其间对中美环境管理体制作比较性研究,并向美国各界人士介绍中国面对的严峻环境挑战,以及中国政府和公众为保护环境付出的巨大努力。2005年6月回国后,继续致力于江河生态保护的工作;同时撰写文章,探讨中国环境和资源管理体制变革方向和可行出路。2006年5月,他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民权行动者陈光诚、家电行业巨头黄光裕以及台湾导演李安一同被入选为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全球最具影响的100人”。2006年6月,出任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致力于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污染防治。先期领导开发了一个水污染公益数据库,汇集和整理全国各省、市水质信息、排放信息和污染源信息,通过“中国水污染地图”网站, 提供给公众使用。

马军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5%86%9B
马军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72821/7150262.htm?fromId=272821&from=rdtself
马军文集:https://www.chinadialogue.net/author/77-Ma-Jun
马军微博:http://weibo.com/u/2174951252

Categories: 马军简介 | Comments Off

罗昌平简介

罗昌平,1980年12月生,湘中人士,现居北京。好诗词,习书法,报时事,自诩“人中豪杰,替补鬼雄”。历任《中国商报》首席记者,《新京报》深度报道部主编。现为《财经》杂志副主编。著有《递罪:政商博弈的郴州样本》(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1月版)。罗昌平的新闻作品包括:嘉禾拆迁事件、郴州官场腐败、腐败案系列(上海社保案,杜世成陈同海案,刘志华案,李宝金宋平顺案)、药监腐败案、军方第一案、央视新址大火案、群体性事件、社会时事调查、官员腐败调查、经济腐败报道等。2012年12月6日,罗昌平微博实名举报现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伪造学历、与商人结成官商同盟等问题。2012年12月7日国家能源局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表示,上述消息纯属污蔑造谣。上述人士表示,刘铁男已经得知此事,其本人目前正在国外访问。“我们正在联系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2013年5月12日,中央纪委宣布,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调查。2013年5月14日,据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经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罗昌平所著《递罪:政商博弈的郴州样本》是一个发生在湖南人身上的故事。在这个芙蓉国度里,酒、辣椒、槟榔被无节制地狂饮滥食,这种暴烈的特性在金钱与权力的层层掩蔽下,通过蛛网迷宫般的血管与神经穿透各色躯体,造就了耿直的性格与顽固的劣根,并左右着现实的种种博弈。2013年11月8日,德国柏林,透明国际组织将一年一度的“清廉奖”授予罗昌平.

罗昌平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073353.htm
罗昌平微博:http://www.weibo.com/luochangping

Categories: 罗昌平简介 | Comments Off

陈小雅简介

陈小雅,祖籍湖南桃江,1955年10月生于湖南长沙,独立研究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的副研究员。1972年在广东365单位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1982-1985年,任国家文物局干部。主管革命文物,对近现代非革命性质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遗产列入国家保护范围曾作出积极贡献。著作《摇篮与墓地--严复的思想与道路》曾获团中央、全总、中宣部、出版局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二等奖。1985-1989年 考入《中国文化报》。历任理论部、记者部负责人;当选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理事。为推动思想解放运动,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撰写大量报道与评论文章。独立从事知识分子与民间精英研究。1989-1995年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工作。历任《政治学研究》编辑部编辑、副编审、政治制度研究室副研究员。从事中国政治制度、近现代政治思潮与政治运动研究。1996年-现在,因撰写和出版著名的《八/九民/运史》、联署《迎接联合国宽容年,呼吁政治和解实现宽容》45人呼吁书被剥夺工作;在照顾年迈重病双亲的同时,坚持社会与政治问题研究,及撰稿谋生。处女作《摇篮与墓地——严复的思想和道路》;第二部著作《过渡文化的十年》。1992年在《求索》杂志发表的《关于辛亥革命“避免论”的几个问题》。1995年出版《八/九民/运史》。近年来,以研究与考证历史资料为主,写作有《八/九中的少数民族动态》、《八/九中站在学生一边的军人》、《谁是八/九的合法继承人》、《我们离“真相”还有多远——邓小平八/九用兵探秘》等文。著述计有一百多万字。所著《中国牛仔》一书,2005年7月由香港明镜出版社出版。另著有:《摇篮与墓地》、《汉尼拔》、《中国牛仔》、《中国丈夫》、《中国废片》、《佛之血》,《海螺之舞(西藏)》等。

陈小雅文集:http://kan.weibo.com/kan/3522738472320323
陈小雅下载: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4405952.html
陈小雅微博:http://weibo.com/u/2955779907

Categories: 陈小雅简介 | Comments Off

崔永元简介

崔永元(1963年2月20日-),生于天津,籍贯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1981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85年毕业后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客串中国中央电视台策划《东方时空》等节目,1996年以《实话实说》主持人崭露头角,大受欢迎。崔永元在节目中既是主持人,又是主要演员,既讲故事又演故事。2002年因忧郁症辞去《实话实说》制片人后,2003年7月,崔永元开始主持新节目《小崔说事》。2004年4月3日,制作的新栏目《电影传奇》开播。2009年9月底《实话实说》收视不佳要“下岗”,崔永元倾力打造的《电影传奇》也将谢幕播出最后一期节目。2010年,担任纪录片《我的抗战》总策划。2011年9月27日,“崔永元·新锐导演计划”在北京启动。2012年4月14日,崔永元主持的第一期《谢天谢地,你来啦》开播。2012年9月28日,崔永元和周立波主持的《小崔说立波秀》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从9月28日开始每晚21:20在CCTV-2十日连播。2013年9月19日,崔永元录制《谢天谢地你来了》,这是他在央视的最后一场节目录制,已向央视递交辞呈的他给现场观众三鞠躬,去意已决。崔永元主持栏目包括:《小崔说事》、《实话实说》、《电影传奇》、《荣誉殿堂》、《我的长征》、《小崔会客》《谢天谢地,你来啦》。

崔永元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4%94%E6%B0%B8%E5%85%83
崔永元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6390.htm
崔永元微博:http://t.qq.com/storyofmovie

Categories: 崔永元简介 | Comments Off

徐贲简介

徐贲,曾就读于复旦大学,马萨诸塞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苏州大学外文系,现任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先后在国外出版专著四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几十篇学术论文。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文学作品分析、文化批评等。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1992)、Disenchanted Democracy(1999)、《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1996)、《文化批评往何处去》(1998)、《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知识分子和公共政治》(2005)、《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2008)、《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2009)、《在傻子和英雄之间》(2010)、《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2011)等。另在各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徐贲百科:http://baike.soso.com/v7371002.htm
徐贲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xuben.html
徐贲博客:http://blog.sina.com.cn/xubenblog
徐贲博报:http://blog.ifeng.com/5439462.html
徐贲豆瓣:http://www.douban.com/group/110673/

Categories: 徐贲简介 | Comments Off

胡平简介

胡平,一九四七年生于北京,七岁随母入川,六六年高中毕业,适逢文革,参加文革两年半,下乡插队五年,七三年底返回成都,又当了五年临时工,七八年秋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主修西方哲学史,获哲学硕士学位,七九年投入民/主/墙运动,于民间刊物《沃土》上发表《论言论自由》长文,八零年参加自由竞选,被选为北京大学海淀区人民代表,毕业后两年未分配工作,八三年分到北京出版社,八五年转至北京社科院,八七年一月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课程,八八年当选中国民主团结联盟主席(至九一年),先後在《zhongguozhichun》杂志和《beijingzhichun》杂志主持笔政,现居纽约,任《beijingzhichun》主编。已出版的著作包括:1.《我国经济改革的哲学探讨》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哲思手札》 台北,圆神出版社;3.《给我一个支点》 台北,联经出版社;4.《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香港,田园书屋;5.《中国minyun反思》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6.《从自由出发》 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7.《一面之词》 香港,明镜出版社;8.《人的驯化,躲避与反叛》 香港;9、犬儒病 美国博大出版社;10、数人头胜过砍人头 香港晨钟书局,另有数百篇文章发表在《beijingzhichun》等刊物上。

胡平文集:http://2011niandu.sosblogs.com/index.htm

胡平视频:http://www.56.com/u53/v_MTAxNDYxODkw.html

Categories: 胡平简介 | Comments Off

吴稼祥简介

吴稼祥,男,1955年生于安徽省铜陵县大通镇河南咀江边渔村。1978年2月-1982年2月,北京大学经济系就读。1982年2月-1986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任职。1986年3月-1989年7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中央办公厅任职。1988年11月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高级研究编辑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副研究员。1989年发表的《新权威主义述评》开启了非官方主导的理论与思潮平等竞争的先河,第一次用真正的中国话语讨论中国的问题,是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1989年7月-1992年8月,因辞职等原因被隔离审查,羁押于秦城。1992年8月-1999年12月,北京市民,私营企业主,独立研究者和撰稿人。2000年3月-2003年,赴美客居坎布里奇在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经济、政治、国际政治、企业战略以及中国传统谋略思想研究,在政界、学界和商界均有阅历。主要作品包括:《股份化:进一步改革的思路(1985年)》,《邓小平:思想与实践》,《新权威主义述评》,《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民主进程中的中国崛起(2004)》,《果壳里的帝国:洲级国家时代的中国战略》,《一杯沧海(2005)》,《入世心法:从历史看加减(2007)》,《公天下——多中心治理与双主体法权(2013)》等。

吴稼祥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B4%E7%A8%BC%E7%A5%A5
吴稼祥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05297.htm
吴稼祥博客:http://blog.sina.com.cn/wujiaxiang
吴稼祥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wujiaxiang.html
吴稼祥专栏: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7958
吴稼祥微博:http://www.weibo.com/jiaxiangwu

Categories: 吴稼祥简介 | Comments Off

陈奎德简介

陈奎德1946年9月12日生于江苏南京市。1985年获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嗣后留复旦大学哲学系任教。1983年6月,在桂林召开的一个全国学术会议上,陈奎德代表复旦六位与会者作了“关于认识论的几点意见”的发言,激起中国哲学界的变革思潮。此后,他发起组织“复旦大学理论工作者联合会”,任首任会长。1988年1月,陈奎德应聘任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并任上海《思想家》杂志主编,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学术委员。1989年6月5日,陈奎德应邀赴美,任美国波士顿学院访问教授,1990年1月起,陈奎德应聘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民主中国》杂志主笔,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人文学部常务协调人,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当代中国研究》期刊编委等。2002年起,同时担任《观察》网站主编和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的研究方向有西方哲学史、政治哲学、科学哲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国近当代文化变迁等。出版有专著《怀特海哲学演化概论》 、《新自由论》、《怀特海》、《海耶克》、《煮酒论思潮》,主编有专书《中国大陆当代文化变迁(1978—1989)》等,并发表了两百多万字的学术论文和文化评论等。传记分别收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主编《世界名人传记辞典》及《Who’s Who 知识分子卷》,以及美国传记研究所主编《五百位有影响的领导者》等。

陈奎德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398059.htm
陈奎德文集:http://baoxiang.mianfeiluntan.com/t6-topic

Categories: 陈奎德简介 | Comments Off

迟夙生简介

迟夙生,女,著名律师(1956年4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1980年加入九三学社。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夙生律师事务所主任。二级律师。2012年两会提议“卖淫合法化”。迟夙生1982年1月~1994年4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律师事务所律师,1994年4月~2005年6月,齐齐哈尔市夙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2005年6月至今,黑龙江省夙生律师所主任律师。执业30年来为数千名当事人提供过法律咨询与帮助,多次代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如大北集团案、大庆联谊股票案、“齐二药”假药案等。1998年3月,迟夙生第一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来北京参加“两会”。从那时起,她关注的问题从律师执业,扩展到农民工讨薪、教师待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及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和待遇等方面。十来年过去了,她依旧执著地关注着这些弱势群体。2009年她又针对加强中国法制建设提出了关于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关于修改行政处罚法、关于尽快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解决执行难等10项议案。这些议案中,她最希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议案”能被列入正式议案。迟夙生近年来参与多起敏感案件,被称为“死磕派”律师,引起广泛关注。

迟夙生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342210.htm
迟夙生微博:http://www.weibo.com/277334768

Categories: 迟夙生简介 | Comments Off

夏明简介

夏明,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 (获终身教授资格),在研究生院和斯德顿岛学院任教。复旦大学访问教授 (2007),湖南吉首大学院外教授,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社科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中国讲座研究员。他是《纵览中国》(China in Perspective )网络期刊的专栏作家;同时也为英国广播公司中文部写稿。他是中文学术季刊《当代中国研究》 的副主编。曾就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并留该系任教。1991年赴美留学,1997年获天普大学 (Temple University, Philadelphia,Pennsylvania) 政治学科目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该年度社会科学、人文学和教育类最佳博士论文奖。从1997年起在纽约城市大学任助理教授,2001年破格提升副教授,2006年升任正教授。2003年获得该校卓越教授研究类海豚奖(Dolphin Award for Outstanding Research)。曾任乔治?华盛顿大学、美国思想库伍德罗?威尔逊中心、新家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研究员。 参与过?社会学概论? (1992年高教版), ?比较政府体制?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的写作,著有: 《二元发展型国家: 中国转型的发展战略和制度安排》(英文, The Dual Developmental State,2000年) 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与治理:走向网络治理模式》 (英文,The People’s Congresses and Governance in China: Toward a Network Mode of Governance,2008)两专著,并在下列刊物上发表论文:《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上海),《探索与争鸣》、Issues & Studies, Journal of Legislative Studie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The China Journal, Global Crime,和《纽约时报》网络版。曾主编(与人合作)《中国法律与政府》(Chinese Law and Government) 两期专辑 (“The Battle betwe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Falun Gong” 和“The Falun Gong: Qigong,Code of Ethics, and Religion,” M.E. Sharpe, Inc., 1999)。 他是HBO纪录片《劫后天府泪纵横》(2009) 的制片人之一 (与人合作)。 现正从事《中国在地震中心:灾难、抗议和危机管理》(China at the Epicenter:Calamity,Protest,and Crisis Management)和《国家、市场和黑社会》(英文,State, Market, and the Underworld)一书的写作。

夏明文集:http://zhengyjingz.livejournal.com/

Categories: 夏明简介 | Comments Off

何兵简介

何兵,男,1964年生于安徽巢湖。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行政法学研究所所长。先后从事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课程的教学。何兵1990年9月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师从刘家兴教授研习民事诉讼法,兼习刘教授的四川方言,1993年获硕士学位。2001年至今,中国政法大学任教。2005年2月至5月,应瑞典隆德大学之邀,访问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北欧四国,考察纠纷解决机制。2006年2月,应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之邀,访学。2007年9月,应韩国庆北大学之邀,讲学。2012年4月,其在微博上爆料称高龄奶牛靠激素产奶,引起网友普遍关注。关于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何兵主张我国从清末即开始构建现代意义上的法院,但至今仍不尽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法官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之间的关系。文革以后至今司法建设所走的路线总体来说为司法职业化。由于未配合以司法民主化建设,导致司法职业化上未成型,司法官僚化严重。主张克服此弊病的努力方向应当是司法民主化建设。司法建设在强调法官职业化的同时,必须高举司法民主化的旗帜。法官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的制度结合点在于陪审制。陪审制不仅仅是一项司法制度,更是一项政治制度。主要作品有《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和谐社会与纠纷解决机制》(主编)等教材、专著类7部,《行政权力的结构与解构——一个个案解析》《永不松懈》《人民陪审员:我的经验与感悟》等论文类70余篇。

何兵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22721.htm
何兵文集: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8844
何兵专栏:http://news.qq.com/zt2011/Thinker/zfhebing.htm
何兵微博:http://www.weibo.com/u/1215031834

Categories: 何兵简介 | Comments Off

胡发云简介

胡发云:1949年生,武汉人,武汉市文联文学创作所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68年曾赴湖北天门县乡村插队务农,后历任部队工厂焊工、车间统计人员、厂工会干事。六十年代初开始学习诗歌与音乐创作、并发表习作。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作品。现为武汉市文联文学创作所专业作家。胡发云著有小说集《晕血》,散文集《冬天的礼品》,诗集《心灵的风》,中篇小说《处决》、《老海失踪》、《麻道》、《死于合唱》,纪实文学集《轮空,或再一次选择》,纪实文学《红鲁艺》及散文、随笔、艺术散论等数篇。叙事诗《心灵的风》、组诗《户长的邀请》均获武汉作家协会优秀作品奖,小说《晕血》获武汉文学基金奖,纪实文学《轮空,或再一次选择》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二等奖。 还著有《隐匿者》、《思想最后的飞跃》、《驼子要当红军》、《葛麻的1976—1978》、《媒鸟5》、《老同学白汉生之死》、《射日》等。2006年推出长篇小说《如焉@sars.come》,在文学界和思想界引发巨大反响。《隐匿者》于2009年1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得到了极大的好评,邓晓芒,徐友渔,丁东,谢泳,傅国涌,解玺璋,刘川鄂,张允若更是鼎力推荐其作品。胡发云一直以自己的人文关怀和对历史对人生的反省,赢得广泛的读者。胡发云说,他将死守着文学精神,希望最终能走到按照自己的良知而自由表达的境界。

胡发云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14393.htm
胡发云博客:http://blog.sina.com.cn/hfylh
胡发云专栏: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hufayun.html
胡发云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3

Categories: 胡发云简介 | Comments Off

沈志华简介

沈志华(1950年4月-),北京人,中苏关系史、国际冷战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兼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多个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沈志华当过兵,做过工,上过最高学府,下过国家监狱,还曾是商人。沈志华1950年出生于北京,高干背景,初中毕业后曾参加部队工作,后分配在北京石景山发电厂工作,文革后期曾因反对四人帮获罪。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专业,研究历史。1990年代初,沈志华从南方返回北京,成立民间历史学研究机构,并在中国史学会下设立“东方历史研究出版基金”,一方面亲自从事历史研究,一方面资助史学专著出版和其他学术活动(已经资助出版史学专著70余部),并因主持《资治通鉴》白话版的编写、出版和发行而名动一时。从1996年至2002年间,沈志华与中国社科院合作,组织翻译、整理、出版了36卷《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引起史学界的轰动。2004年,沈志华以没有学历(研究生肆业)、没有职称、没有单位的“三无人员”身份,从“体制外”重新回到“体制内”,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并受聘于北京大学、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各大一流院校,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几个研究所聘为兼职研究员。这一现象被称为“沈志华现象”,在学术界引起深刻反响。目前沈志华已发表史学论文和专著上百篇,其主编的最新力作,《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上中下三卷),引起了史学界的轰动,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相关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沈志华专著包括:《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朝鲜战争揭秘》,《毛泽东、斯大林与韩战》,《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中苏同盟的经济背景:1948-1953》,《斯大林与铁托——苏南冲突的起因及其结果》,《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等。

沈志华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6%B2%88%E5%BF%97%E5%8D%8E
沈志华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97614.htm
沈志华专栏: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shenzhihua.html
沈志华文集: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uanjialunshi/shenzhihua/list_0/0.shtml

Categories: 沈志华简介 | Comments Off

张思之简介

张思之(1927年11月-),生于郑州。中国北京市吴栾赵阎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名誉理事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曾经出任“江青四人帮两案”辩护小组负责人。张思之1950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以全优成绩修完“莫斯科大学法律系主要课程”。1956年,受命组建北京市第三法律顾问处。一年后被划为北京律师界第一个右派分子,开始了长达15年的劳改生涯。1972年结束劳改,入北京市垂杨柳二中教书。1979年,张思之52岁,有关部门宣布他的“右派分子”属错划。张思之代理的重大案件包括:1980年被指定为江青辩护律师;其带领的“两案辩护组”为姚文元、李作鹏、吴法宪等5人免去了13件罪行,1988年大兴安岭大火庄学义“玩忽职守案”,1991年王军涛“颠覆、煽动案”,1992年鲍彤“泄露国家机密、反革命宣传案”,1994年高瑜“泄露国家机密案”,1995年《民主与法制》记者董服民“侵权案”,1995年魏京生“阴谋颠覆政府案”,2003年“郑恩宠案”,2004年“黎元江案”,2005年“聂树斌冤杀案”,2006年10月 王天成等诉周叶中等剽窃案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律师制度与律师实务》、《律师实务》、《律师制度研译》、《我的辩词与梦想》。该著作在中国大陆与台湾均有出版,大陆版本有所删节。2008年,张思之获得了该年度的佩特拉。凯利奖。海因利希。伯尔基金会11月在柏林宣布,授予张思之这一大奖是为了表彰他”为在中国保障人权和建设法制国家及律师制度做出的杰出贡献”。张思之先生被称为“中国律师界的良心”。

张思之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32750.htm
张思之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sizhi
对话张思之:http://news.qq.com/zt/2008/dialog/zhangsz.htm

Categories: 张思之简介 | Comments Off

沙叶新简介

沙叶新(1939年-),回族,南京人,后移居上海,中国大陆作家,曾经化名“少十斤”。高中沙叶新就业余创作,发表过小说\诗歌。1957年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1961年进上海戏剧学院创作研究班读书,1963年7月毕业后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当编剧。1965年写第一只剧本《一分钱》,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创作了《假如我是真的》、《大幕已经拉开》等话剧剧本引起较大社会反响。1985年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1993年为打破剧院领导终身制辞掉院长这个位置。现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名誉副主席。主要作品有:话剧《假如我是真的》、《陈毅市长》、《马克思“秘史”》、《寻找男子汉》、《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太阳·雪·人》、《东京的月亮》、《尊严》,喜剧《一分钱》、《约会》,电影《寻找男子汉》,电视剧《陈毅与刺客》、《百老汇100号》、《绿卡族》等。随笔、杂文及其他文集有:《沙叶新剧作选》、《沙叶新的鼻子:人生与艺术》、《精神家园》、《阅世戏言:沙叶新幽默作品精选》、《自由的笑声》、《中国动物各阶级分析》、《“书生”与“梁效”刍议》、《“检讨”文化》、《“表态” 文化》、《“宣传”文化》、《腐败文化》、《粪土当年郭沫若?》、《精神与使命——我的心路历程》等。近年沙叶新号称:“不为权力写作。”偶有闲情写博文,从无俗趣见官绅。不为权力歌功颂,字字言言献庶民。

沙叶新维基:http://wuu.wikipedia.org/wiki/%E6%B2%99%E5%8F%B6%E6%96%B0
沙叶新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11594.htm
沙叶新文集:http://www.21ccom.net/xzzl/sxpl/author_201004298662.html
沙叶新微博:http://www.weibo.com/baxifp

Categories: 沙叶新简介 | Comments Off

苏晓康简介

苏晓康(1949年-),河北人,为中国著名文学家、记者,《河殇》总撰搞人,并以此而闻名,被视为是中国八十年代报道文学代表人物之一。苏晓康是中国八十年代纪实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文学活动开始于1981年,曾任中央台驻河南记者,1985年任北京广播学院讲师,央视记者,《河殇》总撰搞人之一。一九八九后,展转去美国,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成员。现为《民主中国》杂志社社长。作品触及尖锐的社会问题,具广泛的影响力。苏晓康主要作品:《东方佛凋》1983-10 报告文学(1983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洪荒启示录》1986-2 报告文学、《阴阳大裂变》1986-5 报告文学(1985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自由备忘录》1987-9 报告文学、《神圣忧思录》1987-9 报告文学、《最后的古都》1987-6 报告文学、《河殇》1988-7 CCTV电视片、《乌托邦祭》1988-8 长篇纪实,《活狱》,《离魂历劫自序》等。

苏晓康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8%98%87%E6%9B%89%E5%BA%B7
苏晓康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E8%8B%8F%E6%99%93%E5%BA%B7

Categories: 苏晓康简介 | Comments Off

周泽简介

周泽周泽,男,1969年生于贵州开阳,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原法制日报记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其被《南风窗》评选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法院网、央视国际四大门户网站联合评选为年度“十大法制人物”,被《中国青年报》评选为“推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另被《经济观察报》、《新世纪周刊》等多家媒体评选为“年度人物”,2008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2009年被《方圆·律政》评为“2009律政年度十大精英律师”。周泽长期致力于维护公民表达权利和新闻自由。先后在山西岚县公安局副局长杨旺元诉《南方周末》、《法制日报》等十一家媒体名誉侵权案(二审)、辽宁西丰“警察进京抓记者案”、山西“检察官抓记者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傅桦被控涉贿罪、《财经时报》记者崔帆诉内蒙古新闻出版局行政违法案、渭南书案、宁夏吴忠跨省抓网民、宁夏海原网民批评政府被“逃税罪”追诉等多起与公民表达和新闻自由有关的案件中,代理公民、记者或媒体维权,引起社会对表达权益保护及舆论监督环境建设的高度关注。其中,辽宁西丰“警察抓记者案”促使公安机关撤销对记者的诽谤犯罪立案,县委书记张志国引咎辞职。曾起诉中国移动,质疑中国移动利用垄断地位收取月租费违法。2012年周泽在小河案中的表现引起广泛关注。2013年8月召集小河案一周年既有效刑事辩护研讨会。

周泽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07897.htm#sub7255784
周泽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ouze
周泽微博:http://weibo.com/zhouze

Categories: 周泽简介 | Comments Off

周瑞金简介

8738257ghm6mej20ar0f0myf周瑞金,1939年生,浙江平阳县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淮海文化传媒研究院名誉院长。1962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到《解放日报》,后主持《解放日报》工作,1993年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1991年以“皇甫平”的笔名,主持撰写《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等四篇评论文章,引起海内外广泛反响。周瑞金1992年当选为中共上海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1992年获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 贡献的专家学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兼任华东分社社长。有多篇作品获得全国好新闻、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998年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2012年受聘中国矿业大学淮海文化传媒研究院名誉院长。分别被聘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和上海科技大学新闻与人文科学系兼职教授。2001年1月当选为上海生产力学会会长,2003年当选全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2012年受聘中国矿业大学淮海文化传媒研究院名誉院长。出版专著《宁做痛苦的清醒者》,合作编著《编辑学》、《现代科技新成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读本》等书。先后在全国报刊发表了二十多万字的学术论文。其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论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与影响》、《论舆论的先导作用》、《高屋建瓴,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皇甫平”文章发表的前前后后》等论文产生较大反响。

周瑞金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05407.htm
周瑞金访谈: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zhouruijin/
周瑞金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30382125
周瑞金文集: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16956

Categories: 周瑞金简介 | Comments Off

吴国光简介

dfsffsf吴国光(1957年-),山东临沂人,政治学家、政论家、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吴国光为北京大学文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秘书、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成员,美国哈佛大学尼曼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鲁斯研究员、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王安博士后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现任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政治系教授、历史系教授、中国研究及亚太关系讲座教授,并兼任六种英文国际学术期刊编委;研究领域包括比较政治、中国政治、国际政治、中国对外关系、二十世纪中国史等,出版英文书籍四种、中文书籍十六种,论文见于Asian Survey, China Quarterly,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The Pacific Review, Social Research, Third World Quarterly 等国际学术期刊。吴国光现任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ctoria)政治系教授、历史系教授、亚太中心中国研究和亚太关系讲座教授(Chair in China and Asia-Pacific Relations)。 兼任下列六家英文(及法文)国际学术期刊编委会委员: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新加坡国立大学编辑出版),China Perspectives/Perspectives Chinoises(法国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编辑出版),East Asi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英国University of Durham 编辑出版),East Asia Policy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编辑出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Good Governance (印度圣约翰学院编辑出版),Pacific Affairs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编辑出版)。 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国际关系,当前研究兴趣在于:制度转型、全球化、政治经济学、政治与媒体、中国外交政策、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史。 出版英文著作4种,中文著作16种,主要包括:吴国光、王兆军,《邓小平之后的中国》(1994);吴国光、郑永年,《论中央地方关系》(1995);吴国光,《赵紫阳与政治改革》(1997);吴国光,《自由的民族与民族的自由》(2002);吴国光,《改革的终结与中国的未来》(2009)。

吴国光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5%90%B4%E5%9B%BD%E5%85%89
吴国光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48767.htm#sub8105146
吴国光文集: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8045

Categories: 吴国光简介 | Comments Off

钟南山简介

钟南山钟南山(1936年10月20日-),侨眷,福建厦门人,出生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病)方面的专家。2003年非典时期中国大陆著名的非典专家,主持了中国广东省的非典防治工作。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现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市科协主席、广东省科协副主席等职。SARS时期:从2003年初,广东等地开始爆发不明肺炎的时候起,钟南山就在密切注视着疫情的发展情况。2003年2月,钟南山否定了卫生部所属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为广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钟南山领导的课题组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大大提高了广东地区“非典”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降低了死亡率,且明显缩短了病人的治疗时间。凭着多年经验,钟南山采用面罩通气方式维持病人生命,再使用适当剂量的皮质激素遏止病人肺部纤维化。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和尝试正确,世界卫生组织派出的专家组认为:以钟南山为首的广东专家摸索出来的治疗经验,对世界抗击SARS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钟南山近期更多关注大气污染及食品安全,钟南山说 :管你什么和谐社会,管你什么纲领的,人最关键的一个是呼吸的空气,一个是吃的食物,一个是喝的水。这些都不安全,什么幸福感都没有!

钟南山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2%9F%E5%8D%97%E5%B1%B1
钟南山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5240.htm
钟南山视频:http://cn.bing.com/videos/search?q=%E9%92%9F%E5%8D%97%E5%B1%B1&qpvt=%E9%92%9F%E5%8D%97%E5%B1%B1&FORM=VDRE

Categories: 钟南山简介 | Comments Off

张炜简介

87382573jw1e8dighm6mej20ar0f0myf张炜(1955年- ),出生于湖北武汉;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哈佛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剑桥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后,张炜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1979年,他接替袁纯清担任了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的职务。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工作,曾任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主任,天津市政府对外经贸委主任,中共天津市委外事办工委书记等职。时年33岁的他,在当时被视为是中国政坛的“未来之星”。1989年辞职。辞职后的张炜,在天津社科院当了一段资料员。1993年,离了婚的他带着患白血病的儿子赴美求学,先考入哈佛大学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后又转到英国,在牛津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受聘于剑桥大学,任“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并一直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

张炜维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A0%E7%82%9C_(%E7%BB%8F%E6%B5%8E%E5%AD%A6%E8%80%85)

Categories: 张炜简介 | Comments Off

野夫简介

野夫野夫,(1962年-)本名郑世平,出生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县边远村庄,中国自由作家,1978年考进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开始诗歌创作。1982年组织诗歌社团“剥枣诗社”,开始使用“野夫”作为笔名,近年偶尔也在网上自称“土家野夫”。1985年担任湖北省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根据作家章诒和描述:野夫在“十六岁写下血书:不考上武大此生誓不为人。他在鄂西土生土长,视武汉大学为教育圣地”。1986年插班考进武汉大学中文系,组建湖北省“后现代诗人沙龙”,出版诗集《狼之夜哭》。在武汉大学学习期间,曾受业于易中天。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论文,剧本等约一百多万字。2006年获“第三代诗人回顾展”之“杰出贡献奖”;2009年获“2009当代汉语贡献奖”;2010年1月,《江上的母亲》获2010台北国际书展非小说类大奖,是中国首位作家获得此奖项。《乡关何处》获2012年度《新周刊》新锐榜年度图书。目前在云南生活、写作。著有《父亲的战争》、《别梦依稀咒逝川》、《地主之殇》、《组织后的命运》、《江上的母亲》、《革命时期的浪漫》、《生于末世运偏消》、《尘世挽歌》等作品。

野夫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cn/%E9%87%8E%E5%A4%AB
野夫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224162.htm
野夫专栏: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yefu.html
野夫文集:http://www.21ccom.net/plus/view.php?aid=22118
野夫微博:http://weibo.com/u/1830438495
野夫博客:http://blog.sina.com.cn/hktjyf

Categories: 野夫简介 | Comments Off

周有光简介

周有光2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原名周耀平,起先“周有光”是他的笔名,“有光”后来成为他的号。生于中国江苏常州,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周有光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作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在他主导下,建立了汉语拼音系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作家沈从文是他的连襟。周有光1927年大学毕业。1948年在香港参加中国民主建国会。1958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讲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革概论》于1961年出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房子亦被造反派占去。1969年被下放到宁夏平罗“五七干校”劳动。1980年开始,成为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另两位委员是刘尊棋和钱伟长。2005年出版文集《百岁新稿》。2008年出版《周有光百岁口述》。2010年出版《朝闻道集》,出版后不久被禁止继续刊印。2013年3月,周有光表示中国须弃专制走民主路:“中国不适合民主?这等于说中国人不适合吃西餐一样荒谬。”“贪官当然要抓,但抓了贪官不等于政府就好了,问题在于专制,不是贪官。专制下必然有贪官,民主制度下贪官少,因为人民可以讲话,你做坏事我下次不选举你,专制就不行! ”“我们的宪法规定得很清楚,人民有很多自由,但现在一样都没有;宪法上有民主条文,但是空的,没有真的东西。大家希望它能够慢慢开明。”

周有光维基:http://zh.wikipedia.org/zh-sg/%E5%91%A8%E6%9C%89%E5%85%89
周有光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5149.htm
学人周有光:http://blog.sina.com.cn/zhouyouguang
文化周有光:http://culture.ifeng.com/huodong/special/zhouyouguang/
周有光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77559361

Categories: 周有光简介 | Comments Off

斯伟江简介

斯伟江斯伟江,1970年出生,浙江诸暨人。高级律师,擅长诉讼仲裁、知识产权、其他民商事法律事务等,为公司、个人提供常年或专项法律服务(知识产权方向为主)。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曾任浙江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浙江矛盾律师事务所创设合伙人、星韵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执行主任、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华东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同济大学兼职讲习(案例教学)。1992 年7 月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学士学位。1992年起执业,高级律师。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副秘书长、执行委员。上海市律师协会业务研究和职业培训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律师》杂志编委。上海投资咨询公司特聘知识产权专家。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法律版块嘉宾、上海电视台《撞击》嘉宾、《夜线约见》嘉宾。2011年4月19日斯伟江接受李庄家属的委托将出庭为李庄辩护。2013年3月,因发表《中南海来信》,他在中国各个社交媒体(包括新浪微博、财新网博客、新浪博客、凤凰网博客、天涯博客)上的帐号几乎同时遭到删除。斯伟江律师“新思缜密,旧学深沉”,他博览群书,目光高远,对中国律师及律师业所处的环境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清醒的认识,是中国律师观察中心的积极推动者和支持者。曾游学美国,思想囿于旧儒家和自由主义之中,律师执业位于商业和法律援助之间。

斯伟江维基:http://zh.m.wikipedia.org/wiki/%E6%96%AF%E4%BC%9F%E6%B1%9F
斯伟江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295224.htm
斯伟江专栏:http://news.qq.com/zt2011/Thinker/siweijiang.htm

Categories: 斯伟江简介 | Comments Off

任东来简介

tq (1)任东来,江苏宜兴人,1961年生于吉林长春, 1982年、1985年和1988年先后从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和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获得历史学学士、国际关系法学硕士和世界史博士学位,是国内第一位美国历史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获得者。1988年7月开始执教于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1990年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获得南京大学首届华英文化教育基金会出国访问进修奖。2002年起担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2003年起担任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1992年以来,任东来以高级访问学者或客座研究员身份先后前往美国、挪威、意大利和香港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访问、研究。2013年5月2日18时47分,任东来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52岁。任东来的学术兴趣主要集中在美国外交史、美国宪政史、中美关系和国际关系理论。除了在《历史研究》、《美国研究》、《世界历史》、《抗日战争研究》、《欧洲》、《战略与管理》等刊物发表了一系列外交史和国际关系领域的学术论文外,他还以“东来”的笔名在《书林》、《读书》、《博览群书》、《南方周末》、《学术界》、《社会科学报》、《世界知识》和《联合早报》(新加坡)等报刊上发表许多学术评论和国际评论文章。2002年起,为《南方都市报》撰写每周一期的国际评论专栏。任东来学术著作有:《最有权势的法院:美国最高法院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小视角下的大历史》(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在宪政舞台上: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轨迹》(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政治世界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宪政历程:塑造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当代美国:一个超级大国的成长》(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争吵不休的伙伴: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美国对外政策史》(合著,人民出版社,1991)。

任东来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88098.htm
任东来文集:http://www.aisixiang.com/thinktank/rendonglai.html
任东来讲座: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4Kh3wu7cN8/
任东来作品: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2821682.html
任东来讲座2: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_MdIM6TQJ0/

Categories: 任东来简介 | Comments Off

许良英简介

许良英(1920年5月3日-2013年1月28日)生于浙江省临海市,毕业于浙江大学,为中国知名科学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长期专于爱因斯坦的著作翻译与研究工作。1957年反右运动期间,许良英被划为右派,因抗拒强迫劳改的处置而被开除公职与党藉,并遣送到老家接受劳改。1962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至1970年出版。1978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1978]55号文件,即《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许良英恢复了党籍并回到北京市,被安排担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1986年夏天,许良英与方励之、刘宾雁共同发起次年举办《纪念反右运动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但遭制止。1987年6月8日,陆铿在英属香港举办政治民主化研讨会,许良英寄去一篇文章。1989年,许良英写出政治民主化的联署信,42人签名,包括王淦昌、施雅风等。1992年,许良英发表《没有政治民主,改革不可能成功》,呼吁政治体制改革;1994年他与妻子王来棣及丁子霖等发起《为改善我国人权状况呼吁》公开信,并刊登在《纽约时报》头版。翌年发起《迎接联合国宽容年,呼唤实现国内宽容》公开信,全世界上千著名科学家、学者,包括国内数十名院士和著名知识分子、国际上十名诺贝尔奖得主联署。2006年,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专文《北京的爱因斯坦传人:一个为真理奋斗的叛逆者》讲述许良英的生平故事。2008年许良英获美国物理学会“安德烈萨哈洛夫奖”。2013年元旦前夕,其妻王来棣去世,许良英亦因肺部感染住进北京海淀医院11楼重症监护室,病情一直反复,约一月后的2013年1月28日13点25分因脑溢血去世,终年93岁。许良英译著包括:《爱因斯坦文集》 商务印书馆(三卷本,北京,1979年)迄今最全面的爱因斯坦思想资料。《爱因斯坦全集》 第二卷,瑞士时期:1900~1909》,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爱因斯坦论犹太人问题》 中央编译出版社(犹太智慧文丛,北京,2007年),《爱因斯坦奇迹年:改变物理学面貌的五篇论文》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施塔赫尔-约翰著,2001年),《爱因斯坦文录》 浙江文艺出版社(大科学家文丛,杭州,2004年,与刘明合译),《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世界科学译刊》专辑,与赵中立合著,1979年),《科学的哲学: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纽带》 上海人民出版社(弗兰克著,1985年),《物理学的基础》 商务印书馆(Lindsay R.B.、Margenau H.著,1964年)。编著有:《走进爱因斯坦》 辽宁教育出版社(与王瑞智合著,沈阳,2005年),《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简史》,《世界思想文化名著精读丛书:科学卷》 花城出版社(与刘景华、张功耀合著,广州,2004年),《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物理学家III》 科学出版社(科学家传记大辞典,与钱临照合著,北京,1990年),《科学,理性,民主──许良英文集(1977-1999)》. 美国: 明镜出版社. 2002: 254. ISBN 9789628744619 (中文[台湾])。

许良英维基:http://zh.m.wikipedia.org/wiki/%E8%AE%B8%E8%89%AF%E8%8B%B1
许良英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09761.htm
许良英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303182775
许良英视频:http://news.qq.com/zt2011/master/master_60.htm
许良英文集:http://xu-liangying.hxwk.org/

Categories: 许良英简介 | Comments Off